“這個也有考慮,但是考慮到患者的經濟承受能力,還有她現在的情況,也沒法給做啊。”劉半夏說道。
“哎……,希望這個孩子的家屬能夠快點過來吧。”張平嘆了口氣。
“咋了?為啥感觸這么深?”劉半夏好奇的問道。
“我以前自己一個人在這邊的時候,多少也是會有些孤單。”張平說道。
“我還記得很清楚,剛跟二院簽合同的時候就接診了一個患者。顱內有一個膠質瘤,是需要開顱切除的。”
“只不過患者的家庭比較困難,最后還是回老家了。雖然后來也轉到了神外吧,我還是比較關注的。”
“我們神內或是神外跟你們這邊還是有些區別的,在我們這邊要是真的需要外科醫生介入的話,往往都代表著費用很高。”
“就像你們上次轉過去的那個個子很高的女患者,她的整個治療費用就很高,還有很大的風險。”
“大腦跟別的器官畢竟還是不同的,很多時候我們在手術的過程中都是非常順利的。但是患者在術后恢復的過程中呢,可能就會發生一些別的情況。”
“腦科手術的并發癥真的是太多了,就算是肖主任主刀的手術,在患者測試前都不敢說有十成十的把握。”
“可不是嘛,那都是在大腦上動刀啊。而且手術后肯定會有一定程度的水腫,這個過程要是不控制好,患者也會很危險。”劉半夏贊同的說道。
“像上次神外那個,躺了那么久的患者撐過來了,真的可以說是奇跡。哪怕她的一些神經功能受損,怎么說也是活著啊。”
其實提起這個問題,類似的情況真的不要太多。
大腦雖然有頭骨保護著,但是該處狀況也是會出。
可能是原發性的病灶,也可能是外傷造成的病灶,每一位患者都需要認真對待。
“張老師,那今天這位患者基本上就是腦梗了嗎?”劉依清問道。
“我通過CT掃出來的情況看也是腦梗的幾率高一些,再看看核磁吧,能夠進一步判斷一下。”張平說道。
劉依清點了點頭。
好像腦梗的話,對于患者來講也是最輕松的。但是這個治療的時間也不會短,費用也不會低啊。
又等了一會兒,患者走了過來。
精神狀態比剛剛還差很多。
也可以理解,做核磁可不是那么輕松。再加上患者還有頭疼的狀況,那就會更折磨了。
劉半夏又點開了患者的核磁掃描結果。
右側小腦半球圓形病變,邊界模糊。
結合患者的生活習慣和吸煙史,考慮右側小腦半球急性梗死。
因為這是在小腦半球,所以會有頭疼、頭昏的表現。
“基本上就差不多了,轉我們神內去吧,現在就給用藥。”看過之后張平說道。
“醫生,那我這個要怎么治療啊?”患者問道。
“既然是腦梗死,我們的常規治療方法就是脫水、擴張血管、改善循環等藥物保守治療。”張平說道。
“這些用藥的目的就是為了控制梗死范圍,減輕腫脹、降低顱內壓。如果這些效果達到了,那么腦組織恢復灌注的情況就會比較好,爭取保留下更多的腦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