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此時青花瓷因為獨有的美感,已經廣被接受,所以依然繼續產出;只是所用的青料,不再是蘇麻離青;也陸續出現了各種青料,甚至也有進口的,比如回青。
而元末曾經在華夏少量出現的“蘇麻離青”元青花,就這樣被掩蓋。
到了民國時期,提及蘇麻離青,古玩圈所知的,就只有永宣青花了。
即便是采用蘇麻離青作為鈷料的元青花出現,也往往會被認定是永宣青花。
實際上,直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華夏的古玩圈,知道元青花的人還是不多,更不用說普通人了。
真正讓元青花在華夏廣為人知的,是2005年創下當時華夏瓷器拍賣記錄的鬼谷子下山大罐,兩億多的成交價,引起了轟動。
吳奪看著這件精品元青花高足杯,激動之余也不由感慨萬千。
逐漸平靜下來之后,他開始估價。
不算吳奪這件,如果有人說他一千塊買了一件元青花,你會是什么反應?
不要忙著嗤之以鼻,因為這也可能是真的。
廣義的元青花,就應該是元代生產的青花瓷,而在這個范圍內,一千甚至幾百的東西是有的,而且你還未必看得上,見了實物可能會覺得雞肋。
要對一件元青花估價,首先得了解清楚所有元青花的價值檔次。
所幸,吳奪的理論知識,還是很豐富的。
最貴的元青花,是采用蘇麻離青作為鈷料的、帶有人物故事畫片的、大器型的元青花。
這樣的東西,包括鬼谷子下山罐在內,目前全世界已知的,只有九件。
另外八件是:昭君出塞罐、西廂記罐、尉遲恭救主罐、周亞夫細柳營罐、錦香亭罐、三顧茅廬罐、百花亭罐、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
這九件,高高在上。
現在如果任何一件重新進入市場,上拍賣會,至少是幾億的東西,甚至最高能沖到多少都不好估量。
吳奪曾經查閱很多資料研究過,這九件帶人物故事畫片的元青花,極有可能是朱元璋控制景德鎮之后的產物,雖然時間線還在元朝,但卻有特別的意義。
其次,是采用蘇麻離青作為鈷料的、其他畫片和花紋的、器型精美的元青花。
這一類元青花,全世界已知的,大概有三四百件。其中土耳其的托普卡帕宮有四十件,伊朗國家博物館有三十多件。
這其中,大器型的肯定要比小器型的價值高。
吳奪的高足杯,屬于這一類中的小器型。
結合查閱的拍賣記錄,還有相關的一些市場資訊,吳奪覺得,怎么也得六百萬起。
而檔次最低的元青花,則是采用國產青料的元青花日用器。
這一類東西也有高有低。有器型美觀青花發色不錯的,也有極為普通甚至粗糙的。
所以,檔次最低的元青花之中,具有一定藝術價值的,或許幾千塊甚至幾萬塊的行情也能達到;但,缺乏藝術價值的粗糙普品,幾百塊買來,也未必有什么意思。
當然,這也得看交流對象和環境。著重提及的元青花,一般就是特指“蘇麻離青”元青花,也就是狹義元青花。
吳奪最后又詳細檢查了一番,沒有發現什么毛病。
這是一件全品。
吳奪細細盤算了一番,最后,打算在陳鳴遠紫砂竹節筆筒和元青花趕珠云龍紋高足杯之間二選一,先出手一件。
權衡之后,吳奪決定出手高足杯。
實際上,吳奪的決定還是很艱難的,因為他本來都不太想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