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女攤主就給串好了,不過吳奪回來之后又徹底清洗了一遍,然后根據不同顏色重新調整順序搭配串起來的。
出門在外不比家里,在家里隨時都能拿起個東西賞玩。所以吳奪就帶了這串珠子,閑的時候盤盤,還有對核桃擱錦囊里帶著,放包里了。
“對,見笑了。”人家主動開口問了了,吳奪只好應了一聲。
“開門啊,盤出包漿更漂亮!”男子笑道。
吳奪閉合性地點點頭“嗯”了一聲。他不太喜歡和陌生人多說話。
不過這男子一副自來熟的樣子,“碰上珠友了,來,看看我這串。”
他還從手腕上擼下來給遞過來了。
“我還是不上手了,愛出汗。”吳奪找了個理由沒接,探頭湊近看了看。
這一看,吳奪就明白了,這哥們兒是在顯擺呢。因為他戴的,是一串唐八棱。
唐八棱,簡單來說,就是唐代的八棱瑪瑙珠子。它不是圓的,也不是方的,是一個多面體。
唐八棱瑪瑙珠,一般都是紅褐色,也就是俗稱的糖色。這種瑪瑙原產不在華夏,以西亞為主,在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后帶入中原,此后通過絲綢之路貿易往來形成了一定的走量。
八棱這種形制,也不是唐代才出現。之所以叫唐八棱,是因為這種八棱瑪瑙珠子,在唐代特別流行,并且不是一般人能佩戴得起的,多是達官貴人的玩物。
唐八棱的仿品特別多,因為類似的糖色瑪瑙現在也不難找,而且工藝簡單,重點在于做舊和包漿。
男子拿在手上的這串唐八棱手串,要是真品,能湊這么一串,的確不太容易。
同時,要是真品,價值也自是不菲,比吳奪的拒馬河琉璃珠可貴多了。
“唐八棱,不錯!”吳奪點點頭,微微一笑。
“就知道你懂行!大開門吧?”男子的勁兒挺足。
“哪有。我不太懂這個,挺好看的。”
“都是珠友,別謙虛了,難不成你只玩拒馬河?”
“其實我手上這串也就是隨便戴戴,我平時不太玩珠子的。”
在古玩行里,玩古珠的,是一個特殊的群體。
這個群體,實際上處于古玩玩家鄙視鏈的下層,最根本的原因,是珠子欠缺藝術內涵。
一個珠子,無非就圓珠、桶珠、鼓珠、六棱、八棱等等一些形狀,不要說藝術性了,就連工藝,也只是簡單的切割、打磨、鑲蝕之類的,往往雕工都不帶。
且不要說古玩之中高等級的“黑老虎”、軟片子書畫,就說瓷器、玉器、青銅器、竹木牙角器,那也都是包含了藝術要求的,高水平的作者起碼能列入工藝美術大師。
但總不能有磨珠子大師吧?
古珠也有美感,卻只是一種簡單直白的美,入門和鑒定也相對容易。所以,但凡玩古玩大類的,和單獨玩古珠的群體不太好交流。
男子說“珠友”,吳奪卻說“不太玩珠子”,這就相當于劃清界限了,男子的臉上就有點兒不好看了。
其實吳奪根本就沒有鄙視他的意思,只是男子一個勁兒追問,加上他手上這串唐八棱吳奪看著有點兒不真,所以才想趕緊終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