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嗐!宣和殿寶,這能隨便蓋么?”吳奪點點頭。
剛才在看的時候,吳奪也順帶聽了聽,這畫的確是宋初的畫作,不過他也沒聽到作者是誰;有幾方民間的收藏鈐印,都是明清時期的。
只是這“宣和殿寶”,卻是新蓋上去的。
這方印還蓋在了一個顯眼的位置。
更要命的是,這方印是油印!
那這畫就徹底沒法收了。
因為在宋代的時候,只有水印和蜜印,沒有油印。
朱印,主要成分自然是朱砂;在宋代,朱砂印泥制品,只有水印和蜜印。
水印,就是用水調配朱砂,弊端比較明顯,時間長了容易褪色。后來就有了蜜印,使用蜂蜜和朱砂調配,大大增加了朱印的持久性。宋徽宗很多落在書畫上的朱印,就是蜜印。
而這幅畫上加了個“宣和殿寶”,卻是油印。油印是元代才開始出現,明代普及起來。油印的印文更為清晰和持久,而且物美價廉,所以就此取代了蜜印。
北宋時期,還沒有油印呢!結果這“宣和殿寶”······
很顯然,這幅畫雖然夠老,卻因為是無名氏作品,加上并無后世名人題款,鈐印也只有寥寥幾方民間收藏鈐印,價值并不算高。否則文物商店也不會輕易出售。
但是,得到畫的人,卻為了好賣高賣,又給添了一方“宣和殿寶”。結果,卻不夠專業不夠細致,用了油印。
弄巧成拙。
現在倒好,當一幅北宋無名氏作品出手都難了,除非碰上個棒槌。
“這畫,要是不加這個‘宣和殿寶’,讓高手弄走,加上專業的題款和鈐印,說不定又得有人吃藥啊!”胡允德嘆了一句。
“德叔,我聽說,有一些‘名家’書畫,就是這么來的?”
“是啊。有專門收購無名氏老畫的,收了之后先斷代,斷代之后再研究像誰的筆法,然后加題款鈐印。這樣的辨識難度,那可就大多了。”胡允德介紹,“甚至,有的款印,是從殘畫上挖下來的,你說鑒定難不難?”
吳奪默然。若不是能聽,這從入行到成熟,那非得成藥罐子不可。
兩人沒再碰上什么合眼的東西,就此出了白鷺古玩中心,打上了一輛出租車,先回酒店。
“小吳啊,今天你收了件同安窯,那晚飯我就請你吃一道本地的特色名菜,同安封肉。”
“我還真沒吃過。”
出租車司機是個四十來歲的男子,聽到這里插了一嘴,“來鷺島,同安封肉和蚵仔煎是必吃的!明天早餐你們再來一碗面線糊,好吃的不要不要的。”
“正好,師傅你給推薦個館子吧。”胡允德笑道,“我上次來,吃過同安封肉,是在一家大酒店。”
“這樣的東西,不要到大酒店吃的,要去小店和攤子,更有味道。”司機想了想,“我推薦你們去個地方,那條小街上有同安封肉的店,也有蚵仔煎的店,好多小店的,看到別的特色小吃,也可以慢慢吃嘛,吃飽了為止。”
“行,那就聽你的。”
這同安封肉,就是一大塊一大塊的帶皮豬腿肉,之所叫“封肉”,是因為蒸好了不揭蓋,上桌才打開。
蒸得非常嫩,入口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