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上,有一種鮮美感,這和咸香或者偏甜的紅燒肉不同。
至于蚵仔煎,雖然是閩南小吃,但是吳奪在齊州也吃過,只是當地做得更地道。
蚵仔煎,海蠣煎,蠔烙,只是叫法不同。里頭的“蚵仔”,是閩南習慣叫蚵仔,粵省則習慣叫蠔;而北方,習慣叫海蠣子。
這兩種東西混在一起,很容易有飽腹感。吃完了之后,吳奪和胡允德順帶買了兩瓶啤酒,一人一瓶,在海邊邊走邊喝。
胡允德笑道,“喝點酒早點兒睡,養足精神,明天的活兒可是費精神吶。”
“德叔,會有多少人去看貨呢?”
“不好說,他們只說不止一家看。”
“不會搞成拍賣的形式吧?”
“那倒不會,不止一家可能一起看,也可能分批看。”
“明白了,隨機應變吧。”
這一天其實也比較累,加上喝了點兒酒,吳奪倒是很早就睡著了。
第二天起得也很早,兩人沒有吃酒店的免費自助早餐,聽了昨天出租車司機說的,去了一家早點攤子,吃面線糊。
說是叫面線糊,但配料特別多,有肉有腸有心有肝有蛋,還有魷魚、豆腐、香菇什么的,自己挑著加。吃得時候,配上油條更香。
一碗面線糊下肚,能量滿滿。
去往郊區的別墅,是來車接的,一輛黑色老款奔馳。
到了地方吳奪才發現,說是叫別墅,還不如叫村居更合適。
這個村名叫蓮花村,修建得很好,村道又寬又直,也有很多這種“別墅”。
不過這一處院落,在村頭一處高地上,院子比較大,院中的三層小樓也修建得更氣派一些。
院外一側有一塊空地,能停個五六輛車的樣子,不過這時候只停了一輛哈雷摩托。黑色老款奔馳也停在了這里,下車后,司機帶著他倆進了院。
“胡總,有失遠迎,不怪我吧?”
吳奪跟著胡允德進了院門,一位老者從小樓門口出來了,他一邊向胡允德打招呼,一邊沖司機抬手示意,司機就此點頭離去。
這老者看著至少也得七十多了,個子不高,不胖不瘦,鶴發童顏,聲音洪亮。
“伍叔說哪里話?昨天我本來想登門拜訪,只是怕您籌備繁忙,不敢貿然自作主張。”
“哈哈哈哈,老章才是真忙啊,還尋思著趁此機會聚聚呢!”
“您有所不知啊,章老念叨了好幾回,再忙也想來看您,只是不巧偶感風寒,硬撐倒也可以,這不是怕風寒容易傳染嘛!”
“嗯,他向來思慮周全。”此時,老者才看向吳奪,“這位青年才俊是?”
“噢,我來介紹一下。”胡允德接著就給相互介紹了一下。
老者名叫伍先明,鷺島本地人。確切地說,就是這個蓮花村人。早年曾經先后燕京、羊城的古玩行里干過,六十歲之后回到鷺島,如今被幾個幕后大股東聘請,出面張羅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