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玉器,吳奪就很少用聽了。
實際上,今天擺出的玉器,大部分還都是開門的,鑒定難度并不大。
但是價兒也不低。
比如吳奪回去的時候,山羊胡子正巧拿了一塊玉牌,興致勃勃地鑒賞呢。
這玉牌雙面工,正面雕的是人物,背面浮雕陽文。
和田白玉,典型的乾隆工。有牌頭,雕龍紋,雙龍線條挺拔硬朗,牌子的四角打磨圓潤。
正面淺浮雕一將軍,頭戴盔,身披甲,腳蹬靴。
背面浮雕陽文:又有那中書令拜汾陽,富貴壽考身俱享。
如此看來,這塊玉牌雕的就是郭子儀,屬于乾隆時期的無雙譜玉牌。
《無雙譜》是清早期的版畫,有多個版本,最著名的是《南陵無雙譜》,選取了秦末到南宋滅亡、跨度一千四百年間的四十個人物,繪制人物畫,題寫詩文,刻版印刷成書。
后來,無雙譜也成了瓷器、玉器上的常見題材。
既然名為“無雙”,那這四十個人物的肯定都是很牛的,比如項羽、諸葛亮、李白、狄仁杰、李白、岳飛······
郭子儀也是其中之一。“又有那中書令拜汾陽,富貴壽考身俱享”,正是《無雙譜》中對他的評價。
吳奪在邊上一看,這塊玉牌也很開門。但是,價格也是行價,六十萬。
吳奪一一看下去,這玉器場,真沒再發現什么漏兒,除了自己拿下的那件落單的“電母”。
于是,吳奪便就走到了胡允德身邊,“德叔,今兒上午好像不太用費事啊。”
胡允德點點頭,“我剛收了一件唐代白玉朱雀佩。既然你過來了,一起再看看這件!”
胡允德手上拿的,是一塊圓形玉璧,中間的孔很小,比尋常玉璧小得多。這玉璧直徑有個五六厘米,但孔也就五毫米的樣子。
玉璧、玉瑗、玉環,是三種圓形的中間帶孔的玉器。基本形制是一樣的,區別只在于中間孔的大小。
懂行的是不會亂叫的。
所謂“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
肉指的是邊,好指的是孔。邊比孔大的,叫璧;孔比邊大的,叫瑗;邊和孔一樣大的,叫環。
胡允德拿的這塊玉壁材質不錯,是黃玉的。而且不是素壁,帶雕工,雙面鳥紋;孔在鳥嘴下方的弧度處,處理很巧妙。
“德叔,您說剛收了朱雀佩,現在又在看黃玉鳥紋璧,今天這是跟鳥兒干上了啊!”吳奪樂呵呵說道。
“你小子,卻來耍笑灑家!”胡允德看來心情不錯,玩笑著回應了一句。
接著卻又壓低聲音,“你看看盒子上的價簽,這好像還真是個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