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小子,你這精神頭兒倒是行。”吳大志站起身來,“凡事不可冒進,此事我們也都沉一沉,明天就是年三十了,過完年再說!”
“爺爺,我發現您特別喜歡沉一沉。”
權浩然此時也笑了,“吳奪啊,沉一沉也好,讓子彈飛一會兒也好,這其實都是一種智慧。面臨復雜的事情,妄想一蹴而就,是大忌。”
“是。我也沒說沉一沉不好啊。權叔,我看你們今天上集,還買了一掛千響大地紅。”
“好久沒放鞭炮了。”權浩然感嘆了一句,卻又敲了敲桌子,“對了,回來一直說大事,我們今天上集,還淘了件東西呢!”
“嘿!這也行?”吳奪一聽,“那就看看吧,聽起來像是個大漏兒啊!”
“其實也沒太仔細看,集上人多,有一眼。”吳大志抬抬手,“別在飯桌上看了,吃完飯收拾了,咱們邊喝茶邊看。”
這件淘來的東西,就在他們趕集帶回來的大編織袋里放著,不過沒露出來;吳奪光看到露出來的一掛鞭炮了。
這東西根本沒用什么盒子裝,就是包著報紙又套了層塑料袋。大集上來的嘛。
權浩然拿出來之后,吳奪一看,好大一只玉鳥。
得有十五厘米長了,而且圓滾滾挺厚實。
權浩然說,本來這東西是在一個現寫春聯的攤子上,壓春聯用的;吳大志先給發現了,接著暗示權浩然,兩人稍稍打了個配合,買了春聯福字什么的,順帶把這玉鳥給收了。
不過,玉器類的東西,即便不懂的人,也很難低價買走,這玉鳥個兒又大,整整花了一千塊哩。
吳奪拿起了這件玉鳥。青玉,帶點兒藍調,包漿不錯,高光。但也有不少細微的磕碰。鳥形舒展,雕工簡潔。
在玉鳥的腹部,還帶著一個直徑三四厘米的圓洞。
“這是一件玉鳩首啊!”吳奪嘆道,“我怎么看著能到漢呢!”
這玉鳥的造型,是一只鳩鳥;鳩首,就是手杖的杖首。
玉鳩鳥的腹部圓洞,插上棍子,那就是完整的手杖了。手杖得有杖首才方便扶握嘛。
手杖的杖首,形式和材質五花八門,有簡單的也有復雜的,有便宜的材質也有昂貴的材質。
鳩鳥的杖首,是一種尊老敬老的傳統造型。
這里頭還有個傳說。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劉邦有一次敗退,曾經被項羽軍隊追殺,受傷的劉邦躲進了一棵樹后的灌木叢中。追兵至此,正要搜查灌木叢,卻發現有一只斑鳩在樹上很自在的樣子。追兵就覺得樹的附近不可能藏人,否則斑鳩應該很驚慌才對。
劉邦稱帝之后,就創設了玉鳩鳥的杖首形制。手杖一般都是老人用,鳩鳥杖首從此就作為尊老敬老的形制傳下來了。
傳說自然未必是真的。不過漢代推行鳩鳥杖首以尊老敬老,這是史實。漢明帝就曾經為古稀老人舉行宴會,宴會之后賞賜的財物之中,就有鳩鳥杖首的手杖。
所以,鳩鳥杖首很常見,漢代有,此后的朝代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