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認不出中間的徽章是啥,但吳奪也大體知道這一類東西,臉上微露失望之色。
徽章瓷,也叫紋章瓷,是華夏外銷瓷器里比較特殊的一類。
這類瓷器上,都會有一個比較顯著的徽章。
有徽章,那就是定制的。
外國的皇室、貴族、軍團、城市、公司、團體······甚至個人,都可能有徽章。
外銷瓷是明清時期的產物,徽章瓷是外銷瓷的一種,自然也脫不開明清的范疇。
而且,瓷器是華夏制造,外銷瓷的時代特征也比較明顯,所以想斷代并不難。
以吳奪目前的眼力,能看出這的確是乾隆朝的外銷瓷。通過判斷胎釉特征和工藝特征,應該全盤是當時景德鎮的工藝。
外銷瓷沒問題,斷代沒問題。而且確實比剛才的剃須盤要精美。
不過,徽章瓷雖然“madeinchina”,但在華夏收藏界,卻并不被主流認可,沒有多少人愿意去收藏,所以市場價格并不高。
所以吳奪有失望之色。
“對,肯定是徽章瓷。只是這東西我剛得來,還沒弄明白這徽章到底是啥呢。”
“外銷瓷延續了這么多年,又有那么多國家、那么多徽章標志,想搞清楚很難啊!”吳奪接口道。
外國徽章的種類十分繁多。且不說那么多國家,就說一個國家范圍內的徽章,研究起來也是很復雜的。
雖然能定制得起徽章瓷的,最起碼得有一定財力,但徽章瓷的數量依然不小。
況且,當年有些徽章距今已久,早就不用了。
“是啊,所以我本想留一留、研究研究再說的。還有啊,要是碰上外國的收藏家,說不定還能賣上大價錢呢!”
吳奪笑了笑,“老兄我多嘴問一句,齊州的古玩市場,很少見到回流的徽章瓷,你這是從哪里收的啊?”
“也是拐彎轉角的關系。還有那個剃須盤,兩件一起,從人家手里收的。好像是他的父親早年去歐洲出差的時候買的。”攤主雖然沒說太具體,但也算把來路說明白了。
吳奪聽了他說的,手里拿著這個盤子,索性就聽了聽。
攤主搞不清楚徽章的來歷,吳奪這一聽,卻聽出來了。
居然是路易十五家族定制的徽章瓷!
路易十五是法國波旁王朝的第四個國王。
法國大革命之前有三個挺出名的國王: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之后,法國的封建**就結束了。
不過,路易十五不是路易十四的兒子,也不是他的孫子,而是曾孫;主要路易十四還活著的時候,兒子和孫子都死了,死后只能路易十五即位了。
除了聽明白了徽章,吳奪還聽到,定制一大批路易十五家族徽章瓷器,還耗費了挺長時間呢。設計圖稿是雍正年間就送到華夏來的,然后一邊做一邊分批運往法國。最后一直到乾隆三十九年,才徹底完成了交易。
這只徽章盤,是包含在最后一批中運出華夏的。
如此說來,這只徽章盤還不一般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