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轉盤的外圈上,陰刻有半圈細線,細線一頭帶有“卷勾”,另一頭則是正常的“線頭”。
看起來,這應該是提示轉動方向的。
“爺爺,直接按照陰刻線的提示轉動?”吳奪伸手輕輕扶住一個“把手”。
“這好像是鉸鏈一般,應該轉動之后就能放下青銅懸棺。”吳大志回身看了看青銅懸棺,“行,也別浪費時間了。”
吳奪就此把住青銅轉盤的其中兩個“把手”,向帶有卷勾的方向轉了起來。
一開始不敢用太大力,沒有轉得動,緩緩加力到一定程度之后,轉盤動了。
最初轉動之時,還有比較鈍的摩擦聲,但是轉了幾圈之后,就變得順暢多了。
而隨著青銅轉盤的轉動,青銅懸棺頂部的粗大青銅鏈也發出了嘩啦啦的聲響,開始緩緩下落。
當吳奪轉動青銅轉盤出現“咔嚓”一聲,轉不下去的時候,青銅懸棺也落到了地面。
吳奪松手,轉盤也未再發出什么動靜,本身一動不動。
吳奪和吳大志就此來到了青銅棺邊上。
這口青銅棺并不大,長不過一米半,寬度七八十厘米,厚度只有半米;不太可能是存放尸身的棺材;之前化肥也“表達”過這一點。
但是這口青銅棺異常精美,五面都有紋飾,除了底部平素無紋只陰刻了墨子之言“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
原先懸停半空之時,他們只能看到底部刻字和四面紋飾,看不到青銅棺頂部的紋飾;現在看到了,是夔龍紋和鳳鳥紋相互交纏的紋飾。
棺蓋四條邊棱凸起,仿佛用手把住就能打開的樣子。
吳大志確實用手“把”了,不過不是直接打開,而是在凸起的邊棱底部摸索了一周。
果然有暗扣。
一共四個,一一按下之后,才能抬起棺蓋。
這個設置倒是很簡單,也沒有什么附帶暗箭之類的。就如同吳大志之前所說,高手過招,到了這一步,就不會再玩這樣的小把戲了。
雖然棺蓋不大,也不算厚,但畢竟是青銅質地,吳奪和吳大志兩人共同抬起,依然感覺很有些吃力。特別是四角還有青銅鏈條“羈絆”,所以將棺蓋抬起又移到一邊地上放下,還真費了點兒工夫。
青銅棺中,只有一個青銅圓柱。
在青銅棺下落之時,這個青銅圓柱之所以沒有滾動發出聲響,是因為棺底還有個簡易“支架”,就是為了放它的。
青銅圓柱長約兩尺,直徑大概十厘米。一頭就是圓形的底,另一頭卻帶著一個八棱形“帽子”。
由此可見,這其實不是個青銅圓柱,而是個青銅圓筒,里面是空心的,“帽子”就是蓋兒。
吳奪用手試了試,果然不算沉重,確實是空心的。
“拿出來吧。”吳大志隨即說道。
吳奪雙手將青銅圓筒抱出,先轉了一圈,結果發現,青銅圓筒上的某一處,還豎著刻了四個小字。
吳奪不識,順勢交予吳大志,“爺爺,又該認字了!”
“臭小子!”吳大志接過之后,對著這四個字諦視片刻:
“擇里復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