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聽,還不是!
吳奪索性把除了六月荷花杯之外的十一只杯子全聽了一遍,居然全都不是康熙朝的東西!
也就是說,這一套五彩十二花神杯,只有六月荷花杯才是康熙官窯的真品!
吳奪聽完了十一只杯子,何雙友還在看那只六月荷花杯呢!
這十一只杯子,都是清末的東西。
清末仿的康熙。
而且,十一只杯子成品時間一致;看來,就是圍繞著這只六月荷花杯來的,就是為了湊一套;就著一只真的,仿了十一只假的。
五彩這個瓷器品種,在康熙之后基本趨于落幕狀態;但是,在清末民初,卻又回潮了一段時間。
為什么呢?為的就是迎合收藏市場。康熙五彩,不僅在國內深受歡迎,而且清末之際,很多購買華夏古玩的外國人特別喜歡;外國人喜歡這種“熱烈”,所以追求康熙五彩的買家很多。
但是哪有那么多康熙朝的真品?
那就仿。
所以,清末民初五彩的回潮,本質上是出現了大量的高仿康熙五彩瓷器。
吳奪此時不由又看了看送東西來的男子。
原來,他可能沒有說謊。
從清末到現在,這套十二花神杯,還真有可能在他們家出現了傳承。
只是,他們家從祖上到他,眼力都不行。
他們的眼力是徹底看不明白康熙五彩的。因為這是一真十一假,絕大部分都是假的,這都看不出,那么就不是因為摻雜真品的迷惑性了。
這時候,何雙友終于放下了六月荷花杯。
兩人交換了一下眼神,彼此都明白了。
“這一套杯子,不單出是么?”何雙友笑著問向男子。
“單出?”男子不由愣了一下,“您是大雅齋的鑒定師么?”
“對,我姓何,這位姓吳,我們都是大雅齋的鑒定師。”何雙友笑了笑,“未請教貴姓?”
“我姓張,弓長張。”男子頓了頓,“何老師,你說的單出是什么意思?”
“沒什么,就問問你是只能一套出,還是可以單出。”
男子的反應貌似也不慢,“你的意思是,這里頭不全看真?”
“我可沒這么說。”
“不單出。”
何雙友點點頭,“那張先生,打算什么價兒出?”
男子不啰嗦,豎起食指,“一千萬!”
何雙友也不啰嗦,“收不了!”
“那您也報個價?”
何雙友想了想,“一百零二萬零兩千。”
“怎么還有零有整的?”男子皺眉。
這個價兒他肯定接受不了,但也順口問了一句。
“因為我每一只都是按最高收貨價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