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奪只得又解釋了一遍,“德叔,我的意思是比明初要早,像是宋代的東西!”
胡允德聽了吳奪所言,“宋代的東西怎么可能刻明代的年號款?小吳,我當時也覺得有宋代的風格,但是,你想過沒有,也有可能是明仿宋啊?”
“明仿宋······”吳奪想了想,“明初,就算是仿宋,我覺得也展現不了這種濃郁的閑情逸致。”
“這樣吧,你再上手看看,看好了再說。”
“可現在有人要買。”
“我們大雅齋做生意,講的是誠信。告訴他,二十五萬不能再降了,如果他要,那就給他!”
“好吧。”吳奪聽胡允德這么說,便也沒有再多說。
吳奪和黃微一起回到柜臺,黃微笑著對老者說道,“老先生,我剛才和店里的鑒定師一起打電話請示了領導。首先呢,讓我們鑒定師再看看這件東西,您看行嗎?”
老者看了看吳奪,“這么年輕就當上大雅齋的鑒定師,厲害!”
說罷,老者便將這件白玉鳳鳥筆架又放到了絨布上,“請便!”
東西尚未成交,人家店里的鑒定師要再看看,他也沒有反對的道理。而且,黃微說了“首先”,那就是還有下文。
吳奪就此上手。
黃微繼續說道,“再就是,價錢上我也請示了,二十五萬,確實是最低價了,我們老總也只能讓到這一步。”
老者笑了笑,“我都第二次來了,本也不是帶著砍刀,明代的東西,又不是很白,還帶著棉,二十五萬委實高了點兒,二十萬我是可以帶走的。”
若不是吳奪“插了一杠子”,本來黃微請示胡允德,二十萬應該問題不大。可這事兒偏生又讓吳奪碰上了。
不過,黃微也在等吳奪的最終結論,若是吳奪“改主意”,說這東西還是明初,那么黃微也可以再請示一下;做生意嘛,講究個變通。
“老先生,要不這樣,等我們鑒定師看完了再說?”
“好,抓緊吧。”
而吳奪上手之后,也沒耽擱工夫,接著就“聽”起來。
確實是宋代的!
這讓吳奪很振奮。自己在玉器上的眼力,現在足可稱之為高手了,畢竟,胡允德都沒看準!
從時間上推算,這是北宋宣和二年的東西。
為什么會刻有“永樂元年冬月制于浙”呢?
所幸吳奪也聽到了。
這個“永樂”,不是明成祖朱棣的年號,而是北宋起義首領、“圣公”方臘的年號!
北宋,宋徽宗宣和二年十月,方臘在浙江發動起義,自號“圣公”,年號“永樂”!不久之后,方臘就占領了杭州。
不過方臘的“永樂”年號用的時間很短,宣和二年十月開始用,宣和三年四月,方臘就被俘押解京師。十月,被處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