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幫奇人異士再怎么牛,也想不到現在會有相機手機這樣的設備,若是進來的時候沒有紙筆,怕是很難復制石壁上的文字。所以這通風設置,可能是為了讓人能夠有充足的時間,現場辨識。
要是不能通風,這么小的密閉空間,消耗氧氣支撐不了多久。
吳奪和葛亮完事兒之后,吳大志還在對著石壁邊看邊思考,雖然出去一樣能看手機照片,但是吳大志好像“沉”進去了,他倆也不好打擾。
足足過了一個小時,吳大志才轉身看向他倆,“有什么發現么?”
“除了門上的孔洞,沒有別的。”吳奪簡單說了說。
“走吧,上去說。”吳大志一邊邁步一邊說道,“大概意思了解了。不過這里頭有的字我也不認識,得查。再就是有些具體的意思,還是得再琢磨再研究。”
吳奪和葛亮都點了點頭。
吳大志按動了門框上的“開”字。
沒有出現意外,石門確實開了。
又是開了一半,而且隨后緩緩自動合攏。
“可算出來了!一個多小時啊!”權浩然松了口氣。
“上去說吧。”吳大志抬抬手。
上到挖出的土坑邊,眾人聚攏。吳大志先說道,“這里確實是墓葬,而且沒有別的用處了。咱們應該把墓道入口填好,再去把穹頂上的土層和沙層恢復如初。”
吳大志說完之后,先讓大家開始了行動。
“這里葬的,確實是當年藏鼎的奇人異士當中的一員,而且是秘藏冀州鼎的‘小分隊’的隊長。所以,咱們也得表示尊重,我才說先恢復。”
吳大志也拿起工具干起了活兒,一邊干一邊詳細介紹和分析起來:
“墓道石壁上的文字,先是提醒,若是為了‘冀事’而來,那么到此為止,不要想辦法繼續深入墓葬了。
這篇文字,通篇用‘冀事’字來指代冀州鼎,沒有提到‘鼎’,這可能也是為了防范萬一有人誤打誤撞進來了,并不知道此地附近秘藏冀州鼎。
而且,這篇文字言簡意豐,很多地方表述也很隱晦,我下面講的時候,會添加個人理解和發揮,是為了讓大家更明白。
‘冀事’本來應該在冀州解決,但是隊伍里出了叛徒,被發現了行蹤,而且有一路人馬追擊而來。
這支秘藏冀州鼎的‘小分隊’有十幾個人,他們有一種運載工具,石壁上的文字是‘囚軸’,我也不明白具體是什么。但是這個‘囚軸’應該能帶著沉重的冀州鼎快速移動。
雖然有‘囚軸’助力,而且這幫人個個身懷絕技,但追兵也不是吃素的,所以他們一路西逃,一直沒有擺脫。最終進入了古羅布泊的周邊范圍之內,才徹底甩掉了追擊。
不過這時候,他們也迷路了。此時,他們先暫時找了個地方藏好冀州鼎,然后分頭探查。
但他們卻一直沒有走出去,后來他們還得了一種怪病,而且這種病能傳染,最后所有人全部病倒了。
危難之際,這十幾個人被一些身材高大、發色和膚色都不同于中原人的異族人種給救了,給他們吃了一種樹皮,治好了他們的病,還熱情地款待了他們。
“藏鼎小分隊”當中,有人會說吐火羅語,而救他們的人,說的恰恰就是吐火羅語。
救他們的人,應該就是樓蘭人了。當時樓蘭國尚未建立,只是一個久居羅布泊岸邊的一個小小族群。所住的房屋,也是用湖泥筑墻、草氈鋪頂,十分落后,而且也只能建造很小的房屋。
這時候,秘藏冀州鼎的‘小分隊’的隊長靈機一動,提出他們這些人掌握先進的建筑技術,為了報答樓蘭人的恩情,可以幫助建造房屋,制造更為先進的各種工具,并把建筑技術和工具技術傳授給樓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