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想必也明白了,隊長的目的,就是借這個機會,悄悄在附近秘藏冀州鼎,不打算再運回古冀州原定的地方秘藏了。
他們在樓蘭人這里整整待了兩年!
終于藏好了冀州鼎。可是,正準備回返之際,隊長卻又生了一場惡疾,這次樓蘭人也束手無策,他很快就去世了。
墓地確實也是一處小島。一切都是根據隊長的臨終遺言來的。
隊長說,在‘冀事’上出現了失誤,他一直有心結;所以,死后就不要葉落歸根了,就葬在這里,選擇一處小島,和秘藏冀州鼎之地遙相對應······”
吳大志一口氣說了這么多,口干舌燥,停下來喝了幾口水。
“這就是墓葬的由來。這個隊長的名字,叫做‘飛需’,是趙國人。”吳大志繼續說道,“除了我說的這部分內容,這石壁上刻的文字,還有其他兩部分,其中一部分很重要,對我們尤其有用。”
之前,大家一直都在默默聆聽,即便吳大志喝水的時候,也沒有打斷的。
主要也是吳大志前頭講述的是一個“經過”。
但現在吳大志說出了這個,大家都不由都先后發出了聲音。
吳大志笑了笑,“沒錯兒,就是對八門陣法藏鼎的提示,不過字數很少,而且很晦澀,我也得靜心研究一下,現在是沒什么頭緒。”
“有總比沒有強。”權浩然也跟著笑了笑。
“爺爺,還有一部分呢?”吳奪接口問道。
“還有一部分,應該是給我們留了好東西。”
“應該?”
“我說了,這篇文字的表述,很多地方很隱晦,比如從未出現‘鼎’字,也不提‘冀州鼎’是藏在一處小島上······總之如果是專程為冀州鼎而來的人能明白的事情,一概模糊化。留了好東西,也沒有說得很明確,畢竟還得防著‘外人’萬一看到石壁上的文字。”
吳奪沒有繼續追問,梅小梅卻開口了,“吳老先生,那是怎么說的?”
不管留了什么“好東西”,現在這個情況,都得由特調局接手,最終歸于國家。
吳大志解釋道,“大概意思是,八門陣法之內,不光有‘冀事’,還有酬勞我們之事。獲取酬勞的關鍵,在于先搞定‘冀事’,反向推演。”
“噢。”梅小梅忽而笑起來,“要是每一個藏鼎之處,都有‘酬勞’,那我們的功勞可就更大了。”
屁股決定腦袋,梅小梅就是特調局的人,首先想到了這個。
吳奪卻對“好東西”本身更感興趣,這幫奇人異士,留下的東西肯定非同一般,而且還是戰國時期的非同一般。到時候,又可以開開眼了。
······
收拾完了墓道入口和穹頂附近的現場,一行人驅車返回。
開會。
這篇文字當中,關于八門陣法藏鼎的提示,是重中之重。
吳大志提出明天拿出一天的時間來重點參研,不去現場了。龐統同意并表示,他也會發回局里,請古文字專家翻譯和分析。
同時,龐統也大力表揚了大家一番。到了此地之后,進展速度如此之快,確實讓他很是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