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更說明了設陣和破陣的原理是一樣的。設陣,是陣外激發陣內的五行之一;那么破陣,也應該是陣外抽取陣內的五行之一!”
“陣內的‘燃氣’到底什么?總不會真的是地下天然氣之類的吧?如果是這樣,那么火性就是抽不了的。”
“吳爺爺,不是沒有這個可能啊!而且他們為什么用天雷引火?想在陣外引火,應該有引線或者油跡之類的,人為點上也可以啊。”
“有道理!”吳大志連連點頭,“天雷地火!最后一步,是集天地之力,得以成陣!”
“只是······”葛亮又道,“就算是地下天然氣有地面出口,怎么會兩千多年不滅?”
“說不定燒夠一定時間,又會形成新的火性之物。”吳大志接口。
“嗯,不過如此連帶,那么火性一樣抽取不了。”葛亮頓了頓,“土為五行之基,而且此地的土性也不可能徹底抽走。那么,就剩下了金、水、木。”
“陣內若有明火持續一段時間,那么水性必是長存的地下水,一樣抽不絕。金性······若是以冀州鼎自身的金性為之所用······”
葛亮連連點頭,“以冀州鼎本身作為金性,可能性極大。首先此陣就是為冀州鼎而設,不需要永存,冀州鼎取走,陣就沒用了。而且,冀州鼎不是凡物,成陣效果極佳!”
吳大志看向葛亮,“如此分析,那么陣內最有可能從陣外實現抽取的,就是木性了!”
“分析著應該是這樣。”葛亮卻又深深皺眉,“但是,木性之物,不似水火可以‘引導’,想從陣外抽取陣內的木性,似乎······”
“他們這個陣法,必須得能破陣,也肯定會有可行的辦法,因為冀州鼎終究是要取出的······”
吳大志說著,扭頭又看向那道山脊,“天雷系之······系之······”
沉吟之間,吳大志忽而眼前一亮,“除了天雷在地上利用胡楊樹引火,會不會地下也‘系之’?”
葛亮一拍巴掌,“您是說這些胡楊樹的樹根?”
“對!陣內的木性,可能是陣外的胡楊樹根聯系甚至供給的!”吳大志說著,旋即邁步走向龐統,一邊走一邊對葛亮說道,“先把這個試了,如果不行,再考慮別的!”
“好!”葛亮快步跟上了。
此時,龐統看到吳大志快步向他走來,便迎了上去,
“龐局,這次得勞煩你安排挖掘車輛和工具,先把那里的一排枯死的、被風沙掩埋的胡楊木挖到根系再說。”到了龐統面前,吳大志先把要干的事兒說清楚了。
這時候,其他人也圍了上來。
“老爺子,您說的是,要來一支專業的挖掘隊伍?”
“對。你看看那排胡楊樹,大概有二十棵吧,根據這個安排隊伍規模。”
“在操作的過程中,會不會突然出現你說的那種······那種情況?”龐統很明白,吳大志此舉,就是為了破陣;當然龐統不能說“破陣”。
如果在挖掘的過程中,一旦陣法突然破了,憑空出現藏鼎之地的面貌,挖掘隊伍的人豈不是全看到了?這要傳出去,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兒。
“不會,先挖掘露出樹根,我根據樹根的情況,進一步指揮他們怎么干。最后那一下子,就咱們自己來。”吳大志解釋。
“好。那就先回吧,這畢竟是專業挖掘隊伍,而且晚上干活兒不合適吧?那最快也得明天一早才能動工。”
吳大志點點頭,“我們先去拔掉木棍,同時把露出胡楊樹的地方用沙子暫時蓋一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