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他們是怎么引火的了吧?”吳大志看向葛亮,“小葛你猜對了,燃料就是地下天然氣之類的氣體,不過現在已經熄滅了。”
葛亮點點頭,“他們發現了地下冒出的可燃氣體的的孔洞,用石嘴加以改良和控制,然后通過引線什么的引到胡桃樹的范圍,等到天雷來襲,便點燃了石嘴中的氣體,陣法遂成!”
“未必是等到,他們有如此陣法神通,說不定能作法請雷。”吳大志指了指“池子”里的朱砂,“不知道這地下氣體是什么時候斷的,但是他們準備了朱砂,受到‘地火’長時間烘烤之后,便能持續發揮火性······”
吳奪看著“石嘴”,聽他們說這個,也忽然想了起來,好像有處地方的一個村莊,名叫“地火村”,有好幾個土坑,土坑里的火焰常年不滅,一直燃燒,刮風下雨都不滅;村里還有人說,至少燒了六十年了。
也應該是地下天然氣之類的東西。
“咳咳。”龐統咳嗽兩聲,岔開了話題,“老爺子,這里沒什么危險了吧?”
“沒有了,都開門大吉了。”吳大志揮揮手,“咱們先把院子里探查一遍再進屋吧。”
現在他們看到的院子,除了這個“火池”,什么都沒有,干凈得很,不過屋后還沒看。
結果,在三間正房的后面,他們又發現了一口井。
這口井很奇特,因為井口是封閉的,還不是加了“蓋子”之類的,而是完全砌死的一個井臺。
吳大志點點頭,“此陣的水性和木性一樣,都是從地下走的,所以挖井見水之后,‘井口’得封死。”
吳奪心想,此井必定很深,直通羅布泊下方深處的地下水,要不然若是干涸,陣法早就破了。
院子里再無其他,吳大志主張先看廂房。
其實不管是吳大志,還是其他人,都認為冀州鼎藏于正房的可能性最大,但是所有人都同意先看廂房。
這種心理也不奇怪,進了院子,冀州鼎就有點兒囊中之物的感覺了;既然來了,那就都看全,別落下;重頭戲,留在最后。
兩側各兩間,一共四間廂房,其中三間啥都沒有,只有一間有東西。
這是一個長方形的石匣,就這么安靜地躺在廂房正中的地面上。
石匣是白色的,有些瑩潤,但肯定不是白玉。吳奪細看,像是蛇紋石的結構,也不是普通石材。
石匣長將近一米,寬約十幾厘米,看得出來就是常見的扣蓋,又叫天地蓋。
“開?”龐統笑著看向吳大志。
“這次龐局你來吧!”
龐統這次又推辭了,“我這個大肚子,蹲下都麻煩,小吳和小葛一起吧,倆小伙兒,一人一頭抬蓋,穩得很嘛。”
吳奪和葛亮推讓,吳大志笑道,“龐局是總指揮,怎么不聽指揮了?”
最后,吳奪和葛亮一起抬起了石匣的蓋子,不算費力。
石匣中,居然放著一把青銅劍!
這把劍比常規的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劍都要大。
劍長將近八十厘米,劍的最寬處將近十厘米,劍脊最厚的地方,怕是得有三厘米上下。
劍身和劍柄的銜接處是自然內收,劍柄則成圓柱形,上帶三道圓箍,劍柄尾端則是一個直徑僅比劍身寬度略窄的大圓箍。
整個劍身黑沉沉的,劍鋒都沒有什么光芒。在強光手電的照射下,也只能隱隱看出深褐色的暗紋。這些暗紋好似沒什么規律,如同斷裂山石的縫隙。
吳奪正在劍柄那頭,放下蓋子之后,就此握上了劍柄。
不料,入手十分沉重,差點兒把手腕子給閃了。轉而改成雙手持握,這才比較穩地將此劍拿起。握劍走動,都有點兒吃力了。
權浩然一步趨前,在吳奪旁邊細看此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