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一起去也行。正好小梅你開咱們的車,各種通行證你也熟悉。”龐統頷首。
······
看似都在疆區,但是從涸海鎮到和田,路程卻有上千公里。這就不僅是到和田巴扎看玉石了,還順帶自駕游了。
龐統有龐統的想法,放飛他們,是一種心理調適;出去的人對不出去的人來說,也是一種心理調適。
第二天一早,他們便自駕出發了。
從涸海鎮到和田,自駕游還真是一條不錯的路線,沙漠戈壁,山川河流,草原湖泊······
吳奪還是第一次領略如此遼闊美妙、層次豐富的自然景觀,一時間還真有些沉醉。
與此同時,他也發現,梅小梅好像真有點兒燈泡的感覺了。
不過這也沒辦法,梅小梅說想來,她自己想不想不知道,但主要是看龐統的眼色行事。
九鼎的任務尚未完成,讓他們出來可以,但兩個人還是少了點兒;安排梅小梅“跟隨”,也是為了安全考慮,她畢竟是官方的人,身手還不錯,也有其他人不具備的經驗。
同時,那也得看是誰要出去玩兒。要是吳大志要出去,龐統怕就不會如此痛快地答應和安排了。
因為一路觀光,他們早晨六點多出發,直到晚上將近十點才進了和田的市區。
此時依然尚未天黑。
酒店是提前定好的,入住休息。
第二天起得稍晚,吃過早飯之后,他們去了和田有名的玉石巴扎。
和田以和田玉聞名,玉石巴扎有很多,大大小小。
同時,和田還有一個和田大巴扎,在市區的東北面,毗鄰國道。不過,和田大巴扎是個綜合性市場,聚集了各種名優百貨,玉石不是主要的。
而吳奪他們去的玉石巴扎,當地人稱為大橋巴扎。
雖然玉石巴扎上有各種各樣的和田玉料,但來玉石巴扎的買家,瞄準的主要是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籽料的來源,主要是兩條河,一條叫玉龍喀什河,又叫白玉河;一條是喀拉喀什河,又叫墨玉河。
玉龍喀什河發源于昆侖山北坡,自南向北流經和田綠洲,隨后與喀拉喀什河匯流,后續被稱為和田河,最后注入塔里木河。
所謂籽料,就是產自昆侖山的山料,在崩落后落入河中,經過河水千萬年的沖刷,最后變成了沒有棱角、相對圓潤的形狀;有一些還因為河水和淤泥中各種元素的侵染,形成了不同的皮色。
所以,籽料和山料的不同,不在于本質;從本質上說,玉石成分是一樣的;不同在于籽料經過了河水的滋潤和沖刷,得到了大自然的“二次加工”,就此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改良和美化。
籽料是要從河水中采和從河灘中挖的。
不過,和田玉應用的歷史太久遠了,籽料資源現在幾近枯竭。現在即便能挖,挖出來的也多是垃圾料。
就算在和田玉石巴扎上,好的籽料也不多了;一旦出現好料子,要價也都是高得出奇。
攤主:“阿達西,玉石要不要?”
買家:“先看看。”
攤主:“好好看。”
買家:“這個小籽多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