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主:“有眼光!天地紅皮,還是純純的白肉嘛,稱一稱嘛買家:“多少錢?”
攤主:“五萬!”
買家:“五萬一顆?我要了!”
攤主:“你這是開玩笑的嘛?你問多少克,我說的是克價。”
·····
攤主這樣說,別覺得他是臨時加價,也別覺得他漫天要價;在玉石巴扎上,極品好料就是這么個行情,克價幾萬不稀奇。
而垃圾料,那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
攤主:阿達西,玉石要不要?
買家:你這里的料子,看著都一般啊!
攤主:好料有好料的價格,想看更好的精品,我單獨給你拿嘛。
買家:這塊大料子多重?什么價錢?
攤主:剛稱過,1.8公斤,裂少,能出鐲子的!五萬!
買家:這肉質不行,青灰,還帶棉帶僵,出鐲子也很難看的,只能挑好的地方摳珠子了。五百行不行?
攤主:五百?太少了,太少了!
買家:四百!
攤主:臥槽!無情!五百拿走,四百不行。
······
至于做皮做色的那種“籽料”,那就得看是誰買了。
吳奪他們三人之中,自然是吳奪在玉石上的眼力最高,寧霜也算懂玉,但是在辨別真假方面,畢竟不是高手。而梅小梅,那就更外行了。
這個大橋巴扎,算是市內最為集中的玉石交易市場。這里頭,還有很多來自蘇州、南陽等地的玉商。蘇州和南陽,當下是華夏和田玉交易的兩個著名的大市場。
吳奪雖然不是玉商,但也是逛市場的老手,他先是大致走馬觀花地看了一遍。
巴扎上,垃圾料的占比,不夸張地說,得有九成以上。而精品的好料子,卻又貴得離譜;特別是大開門的料子,根本沒有還價的余地。
哪怕是一些修過型的小籽料,開價也都很高。這修過型的,和假籽不一樣,只是真籽的型不太好,加以修磨。不過修過型的肯定比不了純天然的。
吳奪逛的同時,也聽到了一些人的議論,有人說這行情漲得太快了,現在的行情,比春節前起碼高了三成。當然,這說的是精品好料。
和田玉,哪怕是只說和田玉籽料,品質也是千差萬別,貴有貴的道理,便宜有便宜的問題;既想便宜,又想料子好,這年頭兒,那就基本奔著吃藥去了。
逛著逛著,快走到市場的另一頭了,吳奪忽然發現一個攤子前烏泱泱圍滿了人,而且議論紛紛。
梅小梅不懂和田玉,碰到這個熱鬧,卻想看一看。
吳奪也先想看一看,他不是想看熱鬧,而是隱約見到攤位上擺了一塊碩大的籽料。
這個攤位是那種柜臺式的,上面還帶了個篷子;同時,攤位上好像就擺了這么一塊籽料。
“我上前看看。”吳奪扭頭對寧霜和梅小梅說了一聲,便從一處空當比較大的地方順勢擠了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