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雅遺址整體上大致是個橢圓形,中心是佛塔遺跡,周圍散落的遺跡,有城址,有民居,有水渠,有墓葬,有寺院······
“這地方,當年是匈牙利裔英國人斯坦因第一個發現的,后來美國人、倭國人等等先后涉足,拿走了大量的珍貴文物。”寧霜嘆道,“我們的檔案館有資料,咱們國家是后來才進行的搶救性發掘。”
“對了,那個‘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是這里發掘的吧?”吳奪忽然想起來了。
“是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臂,現在就在疆區博物館呢!國家一級文物,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寧霜專業地回答道。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是1995年10月在尼雅遺址的一處古墓中發現的,漢代的織錦護臂。
這塊織錦呈圓角長方形,長18.5厘米,寬12.5厘米,以織錦為主面料,白絹鑲邊,兩長邊還各都縫綴了三條白絹帶。
上面圖案很豐富,用白、赤、黃、綠四色在青地上織出了云氣、鳥獸、辟邪等紋飾,還有代表日月的紅白圓形紋。
同時,還織有八個方形篆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不是有專家測算了么?”梅小梅說道,“2040年9月9日將出現罕見的五星聚會!”
這個吳奪也看到過。同時他也知道,這句話本源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天官書》:“五星分天之中,積于東方,中國利”。
數千年的華夏古代史,對于“五星聚合”這種天象奇觀,上至帝王、下至平民,都有著特殊的關注。
特別是在漢代。因為劉邦攻入咸陽之后的第二年,便出現了“五星聚合”。
“漢之興,五星聚東井”。
雖然精絕國地處西域,但是一樣受到了影響,這塊織錦護臂,就是這種思想理念世俗化和藝術化的典型代表。
離開尼雅遺址,繼續上路。
三人是輪流倒換著開車,遇到美景和喜歡的地方,便停駐一番。
午飯是在一個小鎮上的飯店吃的,這里算是剛剛走出了和田地區的范圍,疆區實在是太大了。
這家飯店的肉馕不錯。吳奪倒是吃過馕,齊州就有不少疆菜館子,但肉馕還是第一次吃。
像餡餅,可和餡餅還不太一樣,有種“肉面合一”的感覺,吃起來外焦里嫩,油香四溢。
寧霜也喜歡吃。而且吃著這種肉馕,她和吳奪不由相視一笑。
他倆第一次見面,是那天早晨,在齊州文物局家屬院附近買餡餅······
“哎?別這么撒狗糧好不好?”梅小梅針對他倆的脈脈對視進行了提醒。
“這怎么能是撒狗糧呢?你都是有家室的人了,我倆還沒結婚呢。”吳奪正色道。
“對了,你倆結婚的時候,可別忘了叫我啊!”
“好嘛!為了防止把你遺忘,你先把份子錢給了,這樣忘了也······沒啥太大關系了。”
梅小梅給了吳奪一個白眼,接著又咬了一口肉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