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宮廷所仿青銅器,大多會附增銘文,加以“說明”。
權浩然在,吳奪自是不能先上手。
而權浩然上手之后,先是翻看了盤底。
真正的兮甲盤的銘文,是在盤心的,盤底沒有銘文。
而這件“兮甲盤”的盤底,卻有銘文。
金老板之前不說如何認定是南宋宮廷之仿品,同時權浩然沒有在其他部位看到附增銘文,所以猜想可能在底部有“說明”。
果然如此。
“佳紹興丁卯十月庚寅,帝命作盤,賜師臣檜,唯予永世用享。”權浩然順勢就讀了出來。
字不多,吳奪聽了之后,大致也就明白了意思。
這是南宋高宗紹興年間,皇帝命宮廷匠人仿了內府所藏的“兮甲盤”,然后賜給了“師臣”,他可以“永世享用”。
這個“師臣”是誰呢?檜。
太師秦檜。
賞賜“兮甲盤”給秦檜,足見宋高宗趙構對秦檜的重視和喜愛,這有點兒把秦檜比作兮甲的意思。實際上,宋高宗賞賜給秦檜的宮廷青銅器不止一件,比如還有著名的“紹興豆”。
秦檜卻又是華夏歷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
南宋紹興丁卯年,應該是紹興十七年,也就是1147年,這一年,秦檜還被封了“益國公”。
實際上這一年也挺有意思,因為與南宋的相鄰的一些國家,似乎都有大事發生。
北邊的金蒙議和了,金國連年討伐蒙古,卻一直干不掉,這一年經過數次交涉,雙方始和。
西南的大理國王段譽禪位為僧。段譽在位長達39年,算是比較有作為的君主,而且和宋朝一直維持不錯的友好關系。
權浩然讀完盤底銘文之后又道,“這銘文的內容,倒是沒什么問題。”
金老板微微一笑,“雖然是宋仿,但終究是宮廷之物,而且和兮甲盤一樣,也同時涉及了君王和太師。將哥,說重器不為過吧?”
“我只說銘文內容沒什么問題,到底是不是南宋宮廷所仿,還沒細看呢!”權浩然直接應道。
金老板也不急,“是啊,這樣的東西,是得細看。”
再看其他細節的時候,權浩然就沒有看底部銘文那么專注了,一邊看一邊說道,“關于兮甲盤,仿品可不少呢!”
這兮甲盤從民國時期“消失”到2010年現身,如此長的時間段內,確實出現了不少仿品,而且有的“仿品事件”還挺有名。
比如上個世紀中期,有消息稱,倭國的一家博物館藏有兮甲盤,后來經過多方權威鑒定,這是一件民國時期的仿品。
再比如,上個世紀后期又傳出了消息,說港島某大學藏有兮甲盤。但專家鑒定之后,發現也是一件仿品。這件仿品還挺高明,盤身是西周的一只青銅盤,但是銘文卻是后來偽造的。
因為兮甲盤一直傳承有序,所以銘文是不難找的。不過那只“兮甲盤”上偽造的銘文使用強酸腐蝕出來的,而且字口風韻肯定差了意思。
權浩然看的時候,吳奪雖然不能上手,但也在一旁一直盯著審視。
他隱隱感覺,這只青銅盤,好像,有點兒過于精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