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山腰平臺之后,吳大志先找出了每個符文的“氣孔”,而后三人分別在氣孔的刻槽中填充了準備好的魚油。
“吳爺爺,根據鐵師叔的說法,十個符文的‘氣孔’點燃之后,咱們得避開向上的的空間,這平臺不大,要不您先垂繩掛下去?我和吳奪來?”葛亮此時開口說道。
吳奪跟著說,“對,我倆好在年輕。”
吳大志擺擺手,“說句自私的話,我也想參與一下啊。這樣,我點距離繩索最近的兩個,點燃我就順著繩子掛到平臺下面,你倆一人四個,如何?”
其實,符文“氣孔”都點燃之后,還有個緩沖時間,足夠他們避開,吳奪和葛亮是身臨其境產生的心理效應,又想再小心點兒。
吳大志都這么安排了,吳奪和葛亮也就沒再多說什么。
一切順利。
火苗竄起,他們三個先后從平臺邊緣順著繩子下去,抓著繩子、蹬著山壁,就在平臺一米下的地方。
平臺下方的山壁雖然比較陡峭,但是和平臺后方的垂直山壁還是有差別的,只是一個角度比較大的斜坡。
不過,他們就這樣往上看,還是看不到火苗了。
而過了大概三分鐘之后,氣孔中的魚油就基本燃盡了,火苗漸漸弱了下來。
就在將要熄滅的剎那間,三人只聽到“騰騰騰”的聲音先后響起。
十個氣孔中,先后竄出了一道“蒸汽”,“蒸汽”拔地而起,如同離弦之箭,射入了天空之中。
十道“蒸汽”升空,不僅他們三個看到了,山腳下的人也看到了。
主要是這十道“蒸汽”的顏色,它是近乎于紫色的,所以比較顯眼。
“蒸汽”上天之后,平臺上平靜了下來。
三人沒有貿然行動,又等了一會兒。
等了一會兒之后,吳奪剛要開口說話,平臺上又傳來了聲響。
這種聲音很奇怪,類似于刮擦塑料薄膜的聲音,但聽著更柔和一些。
不久之后,又出現了類似塑料薄膜被撕裂的聲音,這個聲音也不是那么尖銳,比較悠長,足足持續了一分鐘。
······
徹底安靜下來了。
三人重新上到了平臺。
吳奪一看,十處刻鑿符文之處,倒是沒有什么變化;但是,平臺內側、絕壁之下的那道長長的裂隙,卻不見了!
確切地說,是那道裂隙,變成了一個洞口!
這個洞口并不高,高度也就一米半。
但是這個洞很深,而且它是向下的。
三人走到洞口跟前,吳奪拿起強光手電,往洞里照射。
里面蜿蜒曲折,只能看到幾米,幾米之后,就拐彎了。
這個洞,這么看來,如同一個向下的旋轉樓梯。
而且“樓梯”很狹窄,如果一個人要下去,怕是得弓著背小心翼翼。
看明白了情況,吳大志捏了捏下巴,“等等趴趴山的反饋,看看那處山洞有沒有異常出現。”
吳大志話音剛落,手機鈴聲就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