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鳳梧說道:“公子可知,最近一段時間,京城發生了哪些變故?”
“我在仙霞宮深居簡出,對外面發生的事一概不知。”徐揚現學現賣,把黃真人的話拿來用了一遍。
“兩個月前,汝南王到皇覺寺上香還愿,哪曾想,光天化日之下,竟有刺客當街行刺,汝南王身負重傷,若非王府衛士舍命相救,后果不堪設想!本月月初,梁王在圍獵返京途中,突遭大隊蒙面人截殺,幸虧大將軍早有察覺,驍騎衛及時趕到驚走刺客……適才面見黃真人時,聽聞公子昨日在玉林郡遇險,我認為,此事并非偶然……”
“汝南王是誰?梁王又是誰?”
“………”
“上官統領,你可能還不知道,我被強盜拍了一掌,雖說對身體并無大礙,但是卻因此失去了所有記憶,師尊說我得了離魂癥。”
“啊?竟有這等事?”
“剛才是段師姐提醒,要不然我根本不記得你是誰。”
上官鳳梧愕然半晌,出言安慰著說道:“公子不必擔心,黃真人的醫術出神入化,定然能醫好公子的離魂癥。”
徐揚嘆了口氣:“唉,但愿吧……行了,接著說事兒吧。”
上官鳳梧心想,若不將人物關系講清楚,徐揚就不會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于是說道:“是這樣,先帝共有五子一女,長子應王趙元熙、次子汝南王趙元竑、三子梁王趙元邾,四子寧王趙元晟,五子、也就是當今天子趙元徹,以及安陽公主趙珺。”
徐揚想了想,說道:“既然應王是長子,為啥讓最小的孩子當皇帝?據我所知,廢長立幼是大忌啊?”
上官鳳梧說道:“公子所言極是,不過,趙元徹生母乃是太師王莽之女,王莽在朝中說一不二……”
徐揚點了點頭:“這就合理了……哦,對了,我聽段師姐說,應王救過父親的命?”
上官鳳梧說道:“當年,北海郡守張宗筌興兵作亂,應王奉旨前去征討,那張宗筌暗中勾結番邦相助,趁討逆大軍立足未穩,將討逆軍前鋒營團團包圍,大將軍左沖右突也無濟于事,危急時刻,應王率一隊精兵殺入重圍,這才救出了大將軍。唉,只可惜,三年前,圣上聽信讒言誣告,將應王一家兩百余口滿門抄斬!”
“親哥說殺就殺了?而且是滿門抄斬?這位可比金同志還狠……”徐揚喃喃著說道。
上官鳳梧聞言一愣:“公子,恕在下孤陋寡聞,金同志是何許人也?”
徐揚笑道:“哦,我順嘴一說,上官統領不必當真。”
上官鳳梧也沒再深問,稍微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在這種時候,眾家親王接二連三的遭遇不測,恐怕并不是那么簡單……現如今,太師王莽專權,凌駕于百官之上,若非對大將軍心存忌憚,這大燕國早就成了王莽的一言堂,大將軍擔心,正是因為自己的剛正不阿,會因此給公子帶來禍事,所以才派末將趕來仙霞宮……”
徐揚知道,歷史上出過一個名叫王莽的牛人,在西漢時期權傾朝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即便如此,王莽仍然不知足,索性廢了六畜不識的太子劉嬰,自立為皇帝,改國號為“新”。
不過,王莽當了皇帝之后的所作所為,讓后世的史學家們頗有爭議。
首先,王莽推行了土地國有化,嚴禁老百姓私自買賣。
要知道,土地國有化制度是現代社會產物,遠在幾千年前,居然能夠提出這項政策,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接下來,就是更加讓人吃驚的部分——實施超前的計劃經濟!
由朝廷控制物價,無論從事任何行業,都必須上繳所得稅,根據史書記載,稅率為純利潤的十分之一。
“除其本,計其利,十一分之。”這句話就是當時的稅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