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對于這本書,抱有了極高的期待——
“楚狂要對推理下手了?別說了,我買還不行嘛。”
“對推理,沒興趣;對楚狂,有興趣。來不及多說了,新書快上市~”
“作為楚人,最近剛讀完《一碗陽春面》,就算沖著這本,也應該看看楚狂的新書,況且我是個資深的推理愛好者,我們楚人最喜歡看的就是推理!”
“推理?滾,不看……哦,楚狂寫的啊,那沒事了。”
“哈哈哈哈,真實,楚狂已經完全打破了類型的限制,限制他不論寫啥都有人買單。”
“主要是因為,雖然類型一直換,但楚狂厲害的地方在于,他每個類型的都寫的非常精彩!”
“哇,這句話好霸氣,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楚狂老賊好大的威風!”
“……”
讀者們并不知道。
遙遠的另一個星球,推理界對于阿婆的評價,恰恰也是這句“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柯南道爾爵士做出了一個名為推理的蛋糕,打造了推理界第一人福爾摩斯!
而阿婆作品則是以賣爆全世界的方式,讓更多人吃上了這口蛋糕,并打造了推理界第二人,波洛!
這從很多推理界名宿作品都受阿婆的作品影響就可見一斑。
爵士和阿婆,是推理界真正的先行者。
如果說前者是王,后者便是當之無愧的王后。
然而推理的圈子里,很多讀者對此卻是將信將疑。
楚狂名氣極大,大家自然都知道此人極為擅長開創新類型,前面有很多事實擺在面前。
但因為推理界的讀者對于推理有著自己的一套認知,所以他們很難想象,推理如何開創新類型?
連卡特等推理圈的頂級大佬,也不敢說自己可以寫出一部開創推理新類型的作品吧?
同樣的疑惑,也在推理界一些作家心中產生。
不少人,都在私底下討論:
“楚狂的新書要寫推理,而且揚言會開創屬于推理的新類型,你們怎么看?”
推理和幻想是截然不同的題材和領域,但楚狂的銷量太能打了!
能打到推理界很多作家對這個人也是如雷貫耳的地步!
“如果換一個人,說出這種話,我可能一個大嘴巴子就呼過去了,但如果是楚狂,我持保留意見。”
有人不確定的開口道。
旋即有人接口:“拭目以待吧,如果真的能開創推理的新類型,那楚狂對推理的貢獻就太大了。”
“應該是有所創新吧。”
某個推理作家的判斷較為客觀:
“可能達不到開創新類型的地步,但確實有一定創新,否則他們的宣傳不敢喊得這么大聲,總歸要考慮到事后被打臉的情況。”
按照宣傳的尿性,搞點小創新,再喊出“開創新類型”的口號,確實沒毛病。
畢竟業界公認的事實就是……
宣傳就是在作品質量基礎上進行一定的吹牛皮。
現在大家就好奇,這個宣傳,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水分。
只要做到一定的創新,就沒人會抓住宣傳里的大話不讓,這同樣是業界的共識。
否則等于是砸了大家的飯碗。
畢竟所有作家搞宣傳都會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自我美化,也就是俗話說的吹牛皮。
只要你別吹得過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