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十二點了。”
鄭晶突然想起了什么一般,看著手機上的時間道。
十二點。
十二月。
這首歌意味著什么,不難理解了。
楊鐘明笑道:“原來真的有不弱于《青花瓷》的歌曲,我還以為他就那兩首鋼琴曲是大殺器呢。”
不弱于《青花瓷》的歌曲!
楊鐘明第一段主歌甚至都沒聽完,便得出了自己的判斷。
……
接下來的歌聲似乎正不斷佐證楊鐘明的判斷!
“啊~烏云開始遮蔽夜色不干凈
公園里葬禮的回憶在漫天飛行
送你的白色玫瑰在純黑的環境凋零
烏鴉在樹枝上詭異的很安靜
靜靜聽我黑色的大衣想溫暖你日漸冰冷的回憶走過的走過的生命
啊~四周彌漫霧氣
啊~我在空曠的墓地
老去后還愛你。”
林淵坐在鋼琴前,輕輕閉上眼睛。
隨著琴鍵一次次落下,折疊的琴槌打落琴弦,黑白分明的琴鍵,隨著林淵的十根手指來回錯落。
歌聲略微停頓。
烤漆的琴身,折射著流線型的光!
……
顧夕也在現場還未離開。
金色大廳的現場當然是金色的。
而此刻,這抹金色卻在《夜曲》這首歌曲中綻放!
不管是真心被這首曲子吸引所以停下了腳步,還是一種從眾心理,亦或者只是因為門口被一些駐足的觀眾堵住,總之一個不爭的事實是:
散場曲目,沒有讓金色大廳散場!
恰恰相反的是,大家的傾聽姿態,如同對待正式表演一般!
這讓顧夕感受到了一種巨大的差距。
她只以為散場曲目的表演,屬于金色大廳的垃圾時間,根本沒有觀眾會在意,大家只會在音樂中陸續離開。
然而。
今天發生的這一幕,卻完全顛覆了顧夕對于垃圾時間的認知!
原來散場曲目,也可以變成正式表演?
不。
也許只有他才能把散場時間,變成自己的演唱會,吸引所有觀眾!
一點都不科學!
……
對于金色大廳而言,今天這個散場表演,絕對是最為特殊的舞臺之一。
古典。
憂傷。
浪漫。
聽著羨魚的演唱和鋼琴,有人不禁聯想到羨魚今天在金色大廳上演的兩首《夜曲》。
很奇怪的聯想。
這首歌和之前兩首名為《夜曲》的古典鋼琴明明毫無關系,甚至旋律上也沒有絲毫的相似之處,偏偏表達出了一種異曲同工的感受。
像是小調?
很悲傷的小調。
這是一種沉浸式體驗,有人明明剛剛起身沒多久,可以重新坐下,卻忘記了這個動作,耳邊盡是回蕩的旋律。
有人卻是站累了,還是選擇坐下。
結果此人屁股才剛接觸到椅子,突然全身觸電一般,屁股結結實實落在了椅子上!
“為你彈奏肖邦的夜曲
紀念我死去的愛情
跟夜風一樣的聲音
心碎的很好聽
手在鍵盤敲鋼琴
我給的思念很小心
你埋葬的地方叫幽冥。”
……
為你彈奏肖邦的《夜曲》?
肖邦是誰或許不是大家此刻最關心的問題。
大家只是驚詫于這首歌和那兩首鋼琴曲的奇妙聯系。
仿佛今晚有三場表現以羨魚為中心,串成了一條線,這首歌曲便是這條線的尾巴,把三首作品用歌聲,韻味無窮的收束在一起!
這一刻。
隨著副歌終于響起,悲傷感逐漸濃郁起來。
螞蟻在嗜血、鴿子和禿鷹亂飛,玫瑰失去紅色,烏鴉不忍啼鳴,各種情緒累積鋪墊,變得凄美而凌冽!
聽眾越陷越深!
現場的曲爹們都陸續變色。
有人眉眼跳動,有人目露沉思,有人嘴巴微張,有人呼吸加快。
……
同一個時間。
不同的空間。
秦齊楚燕韓有時差。
有的地方是深夜,有的地方卻是白天。
比如某個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