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蒙面歌王》還未播出就期待感爆表,就是因為節目的創意太好了,讓明星們戴上面具唱歌再讓觀眾猜測明星的身份,從節目本身規格到觀眾互動這一塊都做的很完美,但這次童書文偏偏做了個很沒有創意的節目,完全把表現機會交給了魚王朝。”
“這種玩法太依賴明星的發揮。”
“這個節目想要取得成功,除非明星們發揮特別好,形成足夠精彩的節目看點,不過這是最不可控的因素,可能這一期發揮好,下一期就發揮的不好了,收視率都會因此而起伏不定。”
“瞧瞧第一期的明星自由發揮環節吧。”
齊洲倒也沒有完全否定這個節目,說出了這個節目的缺陷,以及成功的機會。
是的。
綜藝不一定要有多大的創新。
如果嘉賓可以發揮的好,形成絕佳的看點,那也是沒問題的。
不過這很考驗嘉賓的能力、性格等等方面的因素。
就好像同樣的綜藝模式。
你換了一群人去玩同樣的游戲,觀眾可能就不愛看了。
而有些嘉賓,只要出現在綜藝里,就總能做出非常好的節目效果。
大家不看好這款綜藝的原因就在于:
圈內人并不認為魚王朝能夠發揮的多好,從而形成絕佳的綜藝效果,因為魚王朝成員此前并未展示過此類才藝。
如果只是單純的放一些明星倒霉的故事……
粉絲是愛看的,畢竟偶像怎么樣他們都喜歡,但普通觀眾就未必吃這一套了。
“或許是我們想太多了。”
有人笑道:“他們做這個綜藝本身的定位就是粉絲向,放給魚王朝粉絲看的,沒指望這個綜藝能夠多么出圈,畢竟憑借魚王朝粉絲的數量,也可以吸引相當可觀的觀眾數量。”
沒辦法。
童書文加上魚王朝。
這樣的組合,做出來的綜藝,大家下意識就會對比當初風靡各洲的《蒙面歌王》,所以才會對新節目如此苛刻。
然而《蒙面歌王》是現象級節目!
哪怕是其姊妹篇《我們的歌》也是半個現象級!
畢竟當時那個節目匯集了一堆歌王歌后乃至曲爹啊!
總不能要求童書文和魚王朝組合在一起,就必須要再拿出第二檔《蒙面歌王》吧?
且不說這種概率有多大。
只是一個魚王朝參與,單單就陣容來說,人員配置也不如童書文前兩個節目啊。
畢竟。
前兩個節目不但有羨魚和他的魚王朝參加,還有不少曲爹和那么多歌王歌后以及一線呢。
想到這。
有些人倒是寬容了很多:
“咱不能要求童書文出手就是《蒙面歌王》之類,就好像咱不能要求孩子們每次考試都必須要考一百分,這次的節目只要有個八十分的質量,我覺得就可以了,而如果放低這個要求的話,我對這個節目還是有些期待感的。”
還真是。
如果不沖著這個節目必須火到《蒙面歌王》那個級別,大家還真不敢說這個節目前景如何。
預告片只能讓大家看出,這個節目無法出圈。
更具體是什么情況還得看正片。
這時路人對節目看法倒是變得客觀了許多。
……
魚你同行的聊天群內。
趙盈鉻艾特童書文開玩笑道:“童導你好好反思一下,為什么大家不看好咱們的節目?”
編導許蕾:“沒辦法,童導前兩個綜藝太火了。”
童書文出現,發了個流汗的表情:“我沒想到他們對我們有這么高的期望。”
講道理。
這波童書文還真沒打算做出一檔達到《蒙面歌王》那種熱度的節目。
現象級哪是那么容易復制的?
偏偏大家都認為他童書文加上魚王朝能做到,結果預告片沒有給出《蒙面歌王》那種期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