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鐘明是整個藍歌會秦洲隊的總教練。
林淵在內的九人則是主教練,地位僅次于總教練。
主教練之下還有普通教練。
今天這場會議,普通教練沒資格參加,是核心教練團的分工會議。
楊鐘明道:“各位看看這些項目表。”
有人發放項目表。
林淵看著手上的項目表,有些意外。
藍歌會果然是音樂圈有史以來最夸張的大手筆,比賽項目太多了!
流行。
民謠。
說唱。
古風。
搖滾。
這些很常規。
后面還有什么對唱合唱三重唱四重唱五重唱美聲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花腔等等等等……
只有唱歌?
當然不是了。
還有樂器比賽!
各種主流樂器都在其中。
比如古琴古箏二胡等等。
現代樂器如鋼琴到大提琴再到小提琴之類就更別說了。
最后統計顯示,藍歌會竟然設置了足足一百零八個大大小小的項目!
有些項目是由大項目拆分出來,就好像體育運動中的乒乓球,可以分為單打或者雙打,在此基礎上再分一下男女組,就又多出了一堆金銀銅牌,音樂也可以做出這樣的拆分。
遠的不說,就拿合作類曲目來說。
男男對唱,男女對唱,還有個女女對唱呢。
陸盛開口道:“一百零八個項目,連你這個總教練在內,咱們一共就十個人,不可能面面俱到的照顧到每一個項目,而且其中有些音樂是我不擅長的,比如小提琴我就一竅不通。”
楊鐘明道:“有人擅長。”
曲爹葉知秋道:“比如本人。”
楊鐘明點點頭:“我選擇你們幾位當主教練,一是因為你們本身水平,二是因為你們能夠包攬的項目夠多,況且每個團隊內還有項目教練帶隊,你們這些主教練把握好大方向就可以,而在正式開始比賽之前,你們的任務就是去不同團隊上課,訓練他們的水平,了解他們每個人的風格,從而制定適合他們的參賽作品。”
為什么各洲核心教練組大多都是由曲爹組成?
因為藍歌會的比賽,一個看歌手本身的水平,一個就是看作品的水平。
曲爹們的能力以及眼光,是歌手能否取勝的關鍵。
尤其是在歌手水平相差不大的情況下。
哪邊的作品更好,哪邊就更容易取得優勢。
藍星曲爹地位就高在這。
會唱歌的人,遠遠比會作曲的人要多。
況且藍星曲爹大多喜歡參與到具體的作品制作。
兼顧著音樂制作人的屬性,他們的工作已經不僅僅是寫歌本身了。
不過相比起各洲的參賽歌手而言,曲爹數量肯定是不夠用了。
好在各洲儲備力量不錯。
有些準曲爹的水平也非常高。
就這樣。
會議進行了兩個小時。
兩個小時后,散會前的楊鐘明忽然道:“中洲帶隊的總教練是阿比蓋爾。”
眾人神色凝重。
……
接下來的日子。
各洲都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隊員選拔。
不時有消息傳出,什么哪位哪位歌手入選某某項目。
與此同時。
秦洲的選拔也開始了。
總教練楊鐘明坐鎮,林淵等九大主教練輔佐,超過一百位專業教練擔任評委。
歌王!
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