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著赤腳。
孩童在田里奔跑,任由淤泥飛濺到臉上,伴隨樹蔭里百無聊賴的蟬鳴;
樹木之下。
清澈的小溪緩緩流淌,好像可以一直通到很遠的地方。
透過樹葉灑下的陽光細碎斑駁,星星點綴在臟兮兮的衣服上。
如此悠揚。
又如此悲傷。
走在路上的人兒。
走著走著就長大了。
走著走著就走遠了。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陽光不知何時起已經不再斑駁,只是把人影拉長。
日升月落。
天涯的浪子。
在外的游客。
除了疲憊的外表,還有不息的心聲。
只是在驀然回首間,隱約還能看到故鄉的風景。
生活的壓力好像在這一刻被卸下,都市的鋼鐵森林中,習慣偽裝的人們,臉上重新爬起笑容。
高山流水。
蟲鳴蛙叫。
村口的那個小院子。
這樣的故鄉不屬于每個人,卻又好像每個人都曾經擁有過,因為那是心的故鄉。
……
藍星笛驟然升了一個八度。
提琴和打擊樂的力度突然加強。
觀眾的心緒都仿佛隨著藍天白云飛遠了,感情也在不間斷的主旋律中轟然炸開。
曲子的最高潮部分來的突兀又自然。
就好像鄉愁彌漫,偏偏洗凈了人心的滄桑。
這是故鄉的原風景。
也是生活的水墨畫。
悲傷徜徉的安詳又舒適。
人們已經分不清那是難過還是喜悅。
或者只是一種無法說清的感覺,淡淡的縈繞在心間。
如果說……
伊藤誠的《故鄉的風景》,是帶人們回到了家鄉。
那么羨魚的《故鄉的原風景》卻讓家鄉變成一個相近模糊的概念。
也許人們同樣想到了家鄉。
可關于家鄉明明有很多美好回憶,然而人們卻又什么的都記得不清楚。
只是朦朧又懵懂,欣慰又難過。
它似乎還在。
它又似乎不在了。
舊地重游,恍若隔世。
……
生活在擁擠喧鬧的城市中,人們漸漸變得浮躁不安,忘卻了那份屬于心靈的寧靜和悠然。
然而此刻。
某些東西好像被重新喚醒。
當音樂劃下句點,掌聲已經如潮。
各洲核心教練組。
所有曲爹都沉默的拍動著雙手。
而在中洲直播間。
觀眾似乎保持了相對的平靜。
只是這份平靜背后,某些情緒卻又在心底沸騰洶涌,并最終爆發出來。
“輸了!”
“又是這樣。”
“真就贏不了唄!”
“為什么總是這樣的結果,明明我們的選手,我們的伊藤誠老師,已經那么的優秀了!”
“我現在也有點恐魚癥了。”
“雖然不想承認,這首曲子真的,聽進我心里去了。”
“聽的叫人想哭。”
“已經不是恐魚癥那么簡單了,我特么現在是羨魚ptsd患者!”
“流行歌也就算了,為什么他的樂器創作也這么熟練啊,無論二胡還是笛管比賽,拿出的作品都是讓人無力到絕望的。”
倆解說對視一眼,艱難的開口:
“這個人太恐怖了,想要擊敗這樣的對手,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等待。”
“或許我們不應該過分拘泥于這些輸給羨魚的比賽,畢竟我們中洲才是金牌榜第一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