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石矛換成鐵矛,本質上依舊蒙昧,又哪能稱得上教化呢,唐羅不解。
看出唐羅的疑惑,徐長歌笑著勾了勾手指答道:“所以只翻譯半本。”
“妙啊!”
唐羅眼睛一亮:“正修到精妙處的土人想要習得正法,便得去學習新字,除非他們放棄修行!”
“沒錯。”
徐長歌笑著點點頭道:“就算有人放棄修行也沒關系,習得新字的土人能夠感受到實在的提升,而看到他提升的土人,自然也會卯足了勁去學新字。”
大致明白提升為何的唐羅強答道:“因為所有的殺法秘術,都放在沒有被翻譯的后半冊里!”
“哈哈哈。”“哈哈哈。”
甥舅倆相識一笑,徐長歌贊同道:“沒錯,就是這樣,先進的土人自然會得到令人側目的提升,后進者不甘,亦會迎頭趕上。”
“強者最大的善意,便是不強迫他人順從。”
唐羅怒贊道:“徐氏不虧萬世師表,西賀圣族!”
“大外甥別忘了自己亦是徐氏弟子!”
對答同時徐長歌不忘提醒唐羅的身份:“教化本就是個漫長的過程,逼不得也急不得,但數代積累,當使用新語者超出土語者時,這書同文的教化,也就基本完成。”
尋常人來到元洲,只會將眼光放在劍者之國的強悍劍技上,卻少有把目光投向徐氏真正得意之處的。
而唐羅的問題,恰恰是徐長歌最最得意的東西,當即打開了話匣子,從教化土人開始,將之后如何提升糧食產量,擴張漁業、牧畜,構建能夠供給萬民的糧棉基礎,然后如何鼓勵生育。
其中很多機密的東西,本該不與外人透露,但與唐羅聊得實在酣暢,徐長歌也就一五一十的道來。
而唐羅時不時地精辟入里的幾個建議,更讓徐長歌覺得自己遇見了知音,如果不是唐羅的武道天賦實在驚艷,他都想將唐羅推薦給贏城的學派大師。
“真是太可惜了!”
徐長歌遺憾道:“若是大外甥能夠鉆研治理之道,定能成為名垂千載的學派大師!”
“二舅謬贊了,只是些沒頭沒尾的眼高手低,若是真的治理,只會將領地搞得一團糟。”
唐羅搖搖頭,很有自知之明的說道,知道方向不代表能完成實際的統領。
就好像無雙城那樣,真正在做事的還是有經驗的西陵名士,唐羅輸出的理念也得靠他們付諸現實。
但若是讓自己全盤操持,費勁不說,干得還不如別人。
時光就在甥舅倆促膝長談中飛逝,奔騰的獸車帶著唐森一家來到了中贏城外。
作為元洲中部的大城,贏城的驛道四通八達,富麗華美繁榮興旺,領四州之地、三十劍派、百余鄉鎮,入冊生民超五百萬。
看得出來贏城的規劃做得很好,一切都遵循著某種對稱的規則,某個區域中的屋房都是統一制式。
除了贏城中央的沖天劍閣,贏城中的一切都是對稱的,就像是被一把刀精巧切割的雙面,任何在城南擁有的建筑,都會在城北矗立遙相呼應。
而這樣嚴密對稱的規劃,連朝昌這樣的巨城都做不到,更別提將城墻直接拆除的霸氣了。
“這便是中贏城么?”
第一次看到這樣規劃精巧的城市,唐星忍不住感嘆,而將星館的學員們也是同樣,早已習慣混搭建筑的世家子驟然看見這樣的布局,頓覺以前以為壯麗的城市,都不配稱之為城市。
徐長歌仿佛早已習慣外來者感嘆的眼光,故作謙虛地對表情平靜的唐羅道:“還是大外甥有定力,其實這種精巧也沒什么好的,可誰讓劍主大人就是喜歡這種感覺呢。”
指了指街道:“同一街區的兩邊商鋪,全都是按照標準修建,連點個性都沒有!就連中贏城的老人,有時候都會分不清南北,你看這事鬧得。”
唐羅沒有回答徐長歌的話,甚至連個回應都沒有,或許在徐長歌和普通居民看來,這座中贏城這般規劃化是哪位劍主的惡趣味,可在他眼里,那天地間無數勾連著地脈的靈氣流動,卻讓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