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學院也會有這樣多優秀弟子的。”
唐羅笑笑,然后施施然飛向高出數丈的演道臺,翩然坐下。
看到有人上演道臺,坐在正前道臺的眾神宗弟子心里清楚,這是正主來了,他們將目光投向演道臺上,想將赤霞山新王的模樣看個清楚。
可不論他們如何仔細,唐羅的臉上都像蒙著團薄霧,五官只是依稀能看清楚,但閉上眼睛回想,卻什么都記不得。
怎么這位新王布道演法還不肯以真面目示人呢?
原本對講道興致就不高的藥神宗弟子當時就不高興了,幾名內門弟子甚至悄悄運起破妄的秘術,想要一窺究竟。
但看不清就是看不清,即便運轉瞳術,模糊如故,仿佛這糊糊的一團就是新王的本相。
臺下年輕人的小動作自然瞞不過唐羅的眼睛,但他也沒什么想要糾正的意思,而是按著自己的節奏,開始布道演法。
武道大昌千年,在頭三百年里,武道君王還沒有像現在這樣自私,因為在那個時候,王境便已經是修行的終點,所以抵達“彼岸”的王者們游戲人間時總會留下一些蹤跡。
這些蹤跡有好有壞,很多被記錄下來的,也就成了慣例,比如,武道君王完整的一場布道演法通常需要三天。
第一日,講術;
第二日,演法;
第三日,傳道。
只有完成這三日的內容,才算是一場完整的布道演法,而這樣的過程,不光聽者受益匪淺,對王者本身也有很好的梳理。
所以新晉時期的王者都是很樂意布道演法的,但是隨著境界越來越高深,這個頻率就會飛速下降。
一則是隨著境界的深入會有越來越多的困惑和矛盾,二來則是境界越高,王境的意志就越強,問道者一不小心就會被這種強大意志所乘,以至模糊了武道真意。
可王者若是收著講的話,這布道演法也沒什么意思,所以圣地的人王極少布道演法,即便有也多是給同宗同屬的弟子,就是怕用力過猛奪了問道者的心智。
這也是為什么藥神宗的很多真傳與宗師不愿參加這次布道演法的主要原因。
但這些同唐羅又有什么關系的,這次他來藥神宗布道演法,說白了就是來展示實力的,所以從第一天起,他便要牢牢抓住,所有聞道者的心!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沒有開口,唐羅只是伸出手指在虛空中輕舞,一些波紋蕩漾在山間,讓山間白胖的云朵開始舒卷,最后澄空的天穹只剩下十三個碩大云字,那橫折撇捺間,似有道不完的艱澀奧義。
于此同時,在不死界別峰中的修行者幾乎同時感應到天地變色,抬頭望見這十三個云字,齊齊變色。
……
“有所得者,但言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