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路的狀況良好,只因為用了不少的碎石子和煤渣,上面再鋪上一層薄薄的泥土。
碎石子這玩意漫山遍野都是,老呂家在開墾荒地,必然會清理田畝上的石頭和石子。
呂武又開了一些冶煉的爐子,燒了之后的煤渣,單純丟掉太浪費。
平地上挖開大約二十厘米的深度,再填上本來就堆積的石子和煤渣,等于就是二次利用。
將一眾人接了回去,卻不是直接去呂武的住宅。
一名貴族,怎么可能就只有一個住處,肯定會有多處的莊園。
呂武將他們帶到的是一座山的山腳。
有一道臺階直連上面半山腰的莊園,等于說車上不去,想上去只能步行。
一群人冒雨而上。
呂武親自牽引師曠,一邊走一邊隨便聊著。
半山腰莊園的建筑物依然是采用磚的結構,用到的木材不少,修得比平時住的地方都要美和舒適,是用來與家臣飲宴,也是用來招待外客的地方。
他們來到一棟有兩層的建筑物,第二層就是一個面積頗大的大廳。
坐在這里朝向西面,能夠看到山腰下的格局,視力好能將老呂家分布的莊園以及村落盡收眼底。
現在正在下著雨,風也有些大,大廳里的窗都合閉著,里面點上了油燈。
“此地……”師鐮腳踩木板,訝異道:“皆為木?”
他其實應該再加上“板”這個字。
目前當然是能將木頭弄成木板,只是缺少合適的工具,不但需要老工匠親自來,成品率也并不高。
但老呂家不一樣,呂武已經弄出了各種鋸子,連帶刨刀和銼刀都做出來了。
別問為什么懂那么多,有一個從七十年代一直給人蓋房子,后面做到包工程的老子,耳濡目染之下,不精通也不至于什么都不懂。
至于冶煉的技術怎么來的?誰還沒點小愛好。
而呂武的愛好挺多的。
這個莊園有常駐仆人。
之前呂武發現住宅那邊的白種人女仆都不見了,其實就是被轉移到了這邊,并不是被全殺了。
管事進行指揮,一眾仆人拿來一應所需的東西,很快現場就被布置妥當。
客人看見忙碌的都是白種女奴,個別幾個看的一愣一愣,多數則是沒有太大的反應。
“別有一番風景。”韓起比較不正經地說:“或該物色些許,同有所好。”
呂武從這一句話里聽出了不少信息,想道:“自己好像是成了別人家的孩子?”
韓厥,或許加上魏氏的一些長輩,拿呂武來當榜樣或例子,教育自己家的小輩。
等待風逝變得小一些,呂武吩咐拉開大門和打開窗戶。
眼睛沒問題就能看到前方的一片空曠,眼見細雨的籠罩下,一大片平原上處處田野,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座莊園或村落,看得很是賞心悅目。
一時間,誰都在看外面的風景,以至于大廳內沒有交談。
那些白種女仆發現四周靜下來,小心翼翼不發生動靜地擺弄一些工具,做好之中屈膝跪坐到案幾的邊上。
她們留下來就是還有工作。
比如,照看正在用小爐子溫的酒,還有同樣在煮的湯。
除此之外,她們還需要幫客人酌酒,遞上客人需要的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