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武自己有進行過計算,得出的結論是自家封地的總面積達到現代的9112.5平方公里。
這片土地按畝來算,等于13668750畝。
而上面的數據是現代的面積單位,用晉國的面積單位來算會更大。
他現在利用起來的面積不會超過兩千平方公里,還有非常多處在閑置狀態。
魏氏的幾個長輩很是教育了呂武一頓。
他們不接受藏拙那一套,認為有多大的本事就該全拿出來,要不怎么能令人看重。
還舉了一些例子。
話可能不怎么好聽,卻都是實在話。
比如,要是呂武沒有展現出自己的價值,魏氏會看得上嗎?
如果沒任何可利用之處,韓氏憑什么要高看一眼。
再講到智氏,令狐顆就講得更難聽了。
什么智氏遭到很大的打擊,實力去了一半還不止。
智罃為了恢復實力才那么會貪婪,都靦著臉找新晉的韓氏合作了。
林林總總地一頓訓,總結起來就是,有本事別特么藏著掖著,小心沒人當回事,不得到賞識哪來的上進渠道。
呂武雖然對魏氏幾個長輩的某些看法不認同,心里卻非常感激幾位長輩能教自己做人。
這是魏氏真拿呂武當親近人來看待的一種表現。
否則的話,即便是親人,也不見某些長輩去教導小輩。
“聞你冶煉惡金?”令狐顆一句話讓呂武瞬間集中精神,接著往下說:“楚國與吳國早在冶煉惡金,百多年未有進展。我魏氏亦在尋路。”
什么意思?
就是楚國人和吳國人早那么干了,還取得了不少技術上面的突破,百多年的時間還沒有能夠讓鐵器得到社會認可。
呂武以為令狐顆想讓自己將冶金技術交出來時,對方又繼續往下講話了。
令狐顆說道:“冶金之術為陰氏立家之本?”
要說魏氏不覬覦呂武手上的技術,不但呂武不信,魏氏的一家子也沒人相信。
呂武快速在腦海中權衡利弊。
一點回報都沒有地拿出技術?
現在的呂武已經不是四年前的呂武了。
他雖然還沒有實力對魏氏說不,卻不至于被一句話,嚇得獻出技術。
令狐顆是在問:呂武是要將冶煉技術當作老呂家的核心發展路線嗎?
要是這樣的話,兩家遲早有一天會走到對立面。
呂武沒有表現出慌張,說道:“家無財帛大肆進購,使用惡金乃是迫于無奈。”
貴族要納賦。
老呂家崛起的速度太快,大多數的武士是幾位夫人的嫁妝,他們也沒有時間來進行積累。
買不起青銅武器,只能用鐵制武器啦!
“小子年幼。”呂武很鎮定,說道:“言及陰氏立身之本,言之過早。”
令狐顆搖了搖頭,說道:“狡猾。”
魏悼子和呂锜對視了一眼,相繼笑出聲來。
畢陽則是饒有興趣地看著呂武,腦子里不知道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