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能說明不是現在的士兵主觀意識地去排斥,分明就是鐵的質量不合格,制作方式上又太粗糙。
士兵:不穿,怪我咯?
………………
呂武對郤周講一些家族開始使用鐵器,是什么用意不想猜測,更不想去問。
有些話不說還好,講了就是麻煩的后續。
他也就搶先詢問道:“不知溫子可需武做何事?”
郤周臉上有著很明顯的猶豫。
應該是權衡利弊結束,他才說道:“主并未提及。陰子,不知可愿出售甲胄?”
寧娘咧!
這話題還是被搬了出來。
呂武舉起水杯,表現出一臉的為難。
“非是我主欲購。”郤周頓了頓,才繼續說道:“在下親眼所見,陰子之甲極佳。只是不知需‘金’幾何,或以何物置換?”
不聊這個話題,我們還能是酒肉朋友!
其實,呂武想賣,又不是那么想賣。
老呂家現在正在發展期,財帛只嫌少不嫌多。
有點工業常識的人都能知道一點,一種產品的產量越加,就意味著成本越低。
是不是有點悖論?
材料不要錢?
人工不要錢?
然而,現實就是這么一回事。
老呂家自己就有煤礦和鐵礦,人員壓根不需要工資。
效益什么的,對呂武來說并不是關鍵。
他需要考慮的是該不該賣,賣了之后會讓魏氏有什么反應。
同時,賣給誰,又是賣多少,后續又會產生什么影響。
見呂武久久不語,郤周臉色開始有點難看了。
“我家新晉,得韓氏、魏氏、智氏看顧……”呂武想了想,補充一句,道:“溫子賞識使我倍感榮幸。只是……”
“魏氏不允?”郤周心里不爽,覺得買些甲胄而已,搞得那么為難,卻也能理解,說道:“若我主亦購,魏氏又將如何?”
“非也!”呂武不能將這口鍋給扣在魏氏頭上,要不就太不地道了。他說:“得魏氏相助,方有如今之陰氏。我若大肆出售兵甲,豈不成忘恩負義之輩。”
郤周沉默了。
晉國誰不知道最大的武器裝備批發商是魏氏。
其他家族不搶,不是他們給魏氏面子,純粹是工藝、產能以及成本上斗不過魏氏。
另外一點,一個家族想干點什么,需要的是長久地塑造口碑。
魏氏干這買賣不是一代人兩代人的時間,口碑方面已經立了起來,銷售渠道也已經布局完善,更形成一種“買裝備找魏氏”的市場效應。
其余家族想在武器裝備上跟魏氏競爭,哪怕是武器裝備的質量比魏氏好,價錢比魏氏低,使用正常手段都還有得斗,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分出一個勝負。
呂武覺得,自己是時候找個合適的時間,好好跟魏氏談一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