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樣做自己倒是不用為難,卻將難題踢給了魏氏。
要是魏氏小氣一些,老呂家和魏氏就生了間隙。
不過,做都已經做了,呂武很快將后悔的情緒拋開,產生什么后續都愿意承受。
要相信郤氏不會是第一個找老呂家求購鐵甲的家族,有了他們開頭,后面會有家族陸陸續續找上門來的。
老呂家可以為了報恩,沒有主動去開拓販售兵甲器械的市場,被動去擁有市場為前提,不做擁抱等于斷絕自家更多發展的可能性。
另外,要是郤氏去找魏氏,不管魏氏是什么態度,呂武都算是還了魏氏的恩情。
以后老呂家與魏氏會是什么關系,繼續友好,還是成為路人,乃至于反目成仇,選擇權交到了魏氏手上。
作為奇妙的是,呂武是站在了有理有據的一方。
新田城內。
郤至剛剛接見郤周不久,談的話題就是老呂家的鐵甲。
郤周將自己的觀察和想法如實說出來。
聽完后的郤至一陣沉吟,問道:“具裝果真精良?”
郤周恭謹地答道:“如實!”
“退下罷。”郤至正坐著,手指無意識地在前面的案幾上敲動,想道:“陰氏崛起之速,詭也!”
不怪他這么想。
一個家族想要發展起來,除非像趙武那樣,本來就有一些祖宗給打了底子,又留下了一些底蘊,要不從零發展必然需要很長久的累積過程。
這個“累積”指的是知識,也就是可用技術等等,也是土地、人口、財帛等資源。
郤至就想到了趙氏,回憶趙氏在冶鐵工藝方面有什么建樹,再思索呂武現在的成就跟趙氏有沒有關系。
想到趙氏,他又不免需要思考韓氏和魏氏在呂武的崛起過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眾所周知的是,呂武跟韓氏、魏氏和趙氏是姻親。
只不過吧,是姻親能代表什么,又不能代表什么。
“僅是一批陪嫁,并未干涉……”郤至相信自己收集到的情報,又想道:“若工藝是幾家借陰氏現世,著實多此一舉。”
這樣一來,答案就只剩下一個了!
“來人!”郤至喊了一聲,等蒲元進來,吩咐道:“告知廚子,我將親往一見!”
這個“廚子”可不是做飯的廚子。
魏琦除了有“呂”地之外,之前還有一塊封地叫“廚”。
他的“呂”地跟呂武置換了,新的封地還沒有建設起來,舊有封地可不就剩下了“廚”地嗎?
因此,外人稱呼魏琦,也能用“廚”地來作為前綴。
郤至想了想,又說道:“我家欲購陰氏之甲一事,公諸于眾。”
自然會有家臣去操作這么一件事情。
等了一小會,郤至臉上出現了詭異的笑容,呢喃道:“陰氏……如不屬我,何不毀之。”
而魏氏那邊。
魏琦得知郤至將拜訪自己,客氣地讓蒲元回稟,一定會做好招待的準備。
等待蒲元離去。
魏琦深皺眉頭想道:“溫季為何特地見我?”
他沒有光憑自己去思索,派出家臣打聽郤至之前都做了什么。
很快,新田城南郊外關于老呂家部隊被檢閱的事情,傳到了魏琦耳朵里。
“三千甲士!?”魏琦先是一愣,隨后感到震驚,很是不可思議地說:“陰武有三千甲士???”
臥槽!
唬誰呢!
以為穿上一身鐵甲就真的是甲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