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一些沒被編入各軍團的貴族,合起來大約是三個“師”的樣子,只是太過于零散了一些。
用最多六七萬真正的戰兵去跟楚國血拼,是不是有點托大?
心里有筆賬的士燮看了欒書一小會,視線轉向其余的“卿”,希望能夠獲得支持。
老范家覺得自己挺倒霉。
去年因為衛國的事情,老范家的信譽度幾近破產。
宋國會搞那么一出,其余人怎么想,士燮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他認為正是因為老范家在衛國那邊失了信用,才導致宋國害怕晉國不支援。
這就很難受,也惱火了。
士燮覺得還沒到跟楚國硬剛的時候。
最起碼要先內部取得共識,眾“卿”不要將一些精銳留在國內互相提防,能夠帶到戰場之上。
別帶來一大堆湊數的啊!
胸不平……,不是,是內部不平,何以平天下???
是不是!
士燮一圈看下來,納悶幾個“卿”是個什么狀況。
老范家都愿意放棄支援宋國,你們在糾結些什么?
估計是因為氣氛過于沉悶的關系,欒書向中行偃打了個眼色。
中行偃一再猶豫,還是開口說道:“戰與不戰,豈是晉國一家之事?不若招來魯、齊等國?”
智罃不知道是不是出于自家人的關系,開口說道:“自當如此。”
晉國一貫的國策就是折騰中原列國。
尤其是晉國有大動作,更不能讓列國有安生日子過。
用現代人的理解方式,自家在打生打死,千萬別讓鄰國有猥瑣發育的機會,要不被偷偷發展起來,此消彼長絕對不是什么好事。
韓厥無聲地點頭,表示支持。
國君瞇起眼睛看向欒書。
剛才,他可是有看到欒書偷偷向中行偃遞眼色。
中行偃見得到贊同,像是信心大漲那般,又說道:“正所謂孤掌難鳴,晉雖強卻不可無友邦。如今宋國有難不救,信用何在?”
又有幾個“卿”點了點頭。
士燮臉色就有點不好看了。
他琢磨著,自己是以大局為重,退讓了一兩次,老范家就成了誰都能擠兌的小角色啦?
只是,以他厚道人的性格,選擇用沉默來應對。
換作是郤锜,信不信直接發飆?
欒書在頻頻地打量郤氏的一叔二侄。
郤锜全程沉著一張臉,有點事不關己的意思。
郤犨則是全程笑瞇瞇,像是很注意在聽,也很感興趣,卻一點開口說話的欲望都沒有。
倒是郤至一臉的若有所思,盤算著什么要緊的事情。
中行偃與欒書眼神對視了一下,再次開口說道:“或可遣使見楚君……”
“楚君可知我等盤踞于此?”郤至聲音聽上去很溫和,問了一個關鍵的問題。
中行偃稍微愣了一下,問道:“新軍佐何意?”
郤至比較直接地說:“如若楚人不知我等在此,豈不自曝行蹤。”
他這差不多就是直接指著中行偃的鼻子罵,什么都不懂就別瞎嗶嗶了。
偏偏中行偃自己一想:“對啊!楚人未必知道,派人過去真的是自曝!”
小弟被噴得一臉懵逼,欒書不得不親自上陣,問道:“新軍佐若有高見,盡可道來。”
決定當個看客的國君看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