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氏和郤氏愿意為了同一件事情發力,別以為只是一加一等于二!
中行氏本來就是欒氏的鐵桿。
智氏跟中行氏關系大不如前,大方向上還是會互相配合。
韓氏則是屬于隨大流的類型。
一旦欒氏和郤氏成了同伙,以士燮老好人的性格只會妥協。
這樣一搞,晉國形成了空前的團結局面。
魏相驚訝地看著呂武,開口說為什么過來,道:“今次武麾下僅有兩‘旅’,可愿往大大麾下?”
呂武是中大夫,軍職是“帥”。
魏琦其實也只是中大夫,軍職一樣是“帥”,只不過還兼任其它的職位。
不過,魏琦是魏氏的一支,背后還有實力強大的魏氏,盡管呂武與之爵位和軍職一樣,卻還是存在區別的。
話是那么說,同樣的爵位和軍職,卻邀請去麾下任職,得看雙方是什么關系。
換作是跟呂武沒什么交情,又或直說不是老丈人,呂武直接弄死那人都算是保衛自己的尊嚴。
呂武滿臉怪異地說:“我已落魄于斯?”
之前是不知道沒被調入哪個軍團有那么多波折。
后面不是將事情搞清楚了嘛!
俺不是沒人要!
是太多人想要俺了!
魏相露出了懇求的表情,說道:“今次魏氏當奮起,望武相助!”
呂武先“哈哈”大笑兩聲,走過去親熱地摟住魏相,笑呵呵地說:“陰氏與魏氏何等關系,武豈有不往之理。”
這跟落魄了被人收留不一樣。
再則,呂武也樂意看到魏氏崛起。
晉國的舊局面需要被打破。
魏氏有實力又有決心,他們祖上累積下來的聲望與功勞也都足夠,差的就是臨門一腳。
有了魏氏打破舊局面,呂武才有更多的機會。
要是晉國還是保持舊局面,不但對老呂家是壞事,其余的中小貴族估計也會絕望的吧?
大喜的魏相離開。
呂武后一腳卻是得到命令,不需要扎營,需要前往一個叫“制田”的地方。
“制田”就在“菟氏”的西南方二十里。
這一片地方并沒有鄭軍,一些村落早被晉軍給洗劫了一遍。
而當地就離鄭國的都城“新鄭”不超過五十里。
呂武率軍來到地方,發現當地并沒有駐軍。
他們在這里扎營了三天,等啊等的,等來了新的傳令使,要求老呂家再次拔營。
這一次呂武需要率軍前往一個叫“棐林”的地方,與魏琦本部進行會合。
短短七八天,連續來了兩次讓挪窩的命令。
敏感的呂武明顯察覺到時局的不確定性,甚至還有些不知道的艱難之處。
他見到魏琦,行禮過后進行歸于建制的手續。
魏琦對呂武能來當然非常高興,甚至可以說十足興奮,卻是壓抑地說:“楚軍舍棄宋國,向鄭國而來。”
這么說,老宋家得救啦?
然后,輪到晉國該頭疼了!
魏琦說道:“未探知楚軍動向,元帥決議先行屯兵于‘棐林’,再往‘鄢陵’進逼!”
等等!
呂武怎么覺得“鄢陵”這個地方,好像是在哪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