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人,也就是來自吳國的子遠,覺得今天可算是長見識了。
中原霸主國,一看就是擺出要跟南方霸主國拼命的架勢。
楚國那邊出動了三十多萬人,有個十萬左右擺在側面威脅宋國,楚共王親率二十萬左右進逼“鄢陵”。
晉國不但自己出動了四個軍團,還要拉上一幫小弟,該會聚攏多少人?
這注定將是一場曠世大戰啊!
一直謹言慎行的韓厥,開口說道:“列國之軍,快者三月方至,慢著四五月。”
現在的月份已經是五月。
等各個小弟帶人過來,有的是秋天才能抵達,更的需要到冬季。
他們要不要等小弟都來了,再與楚軍交戰?
他們看出韓厥心里有些沒底。
國君繼續雙眼迷離地算計著什么。
欒書沒吭聲。
其余各“卿”保持安靜。
沒誰出聲,代表都不是那么有把握。
有一小會,欒書才說道:“如前所制方略,開拔‘鄢陵’。”
會議結束。
國君和眾“卿”留在軍帳內,其余的貴族退了出去。
呂武與魏琦等老魏家的人結伴而行。
季孫行父不喜歡孫林父,卻是并肩交談著遠去。
子遠站在軍賬外看了許久,搖了搖頭也離開。
晉軍拔營了!
以上軍為前茅,中軍、下軍為中茅,新軍墊后,浩浩蕩蕩地向著“鄢陵”開進。
行軍途中,好些貴族派出人手回去封地。
他們不是要臨戰逃遁,完全是覺得先前的準備不足,需要派人回去再調些物資過來。
呂武也在干相同的事情。
他們很默契,該偷偷帶回家的東西,悄悄地帶回去。
這一場曠世大戰,不可能短時間內結束。
沒有事先做好相應的準備,還等事到臨頭再擺出一臉的愁苦?
他們抵達“鄢陵”之后,被嚴格要求需要將營地設在哪里,規格方面又是怎么樣。
因為評估會打很久,營地的建設不得馬虎,周邊的樹林又徹底倒了血霉。
欒書還下令,哪怕用不到那么多的木材,周邊樹木能砍的就全砍了。
這就有點意思了啊!
分明是要給即將到來的楚軍制造難題。
畢竟,楚軍扎營也是需要用到木材的。
晉軍先行抵達,過了八天之后,楚軍的先勁(先鋒軍),目測有個兩三萬人的樣子,出現在地平線的另一頭。
眼見楚軍果然來了。
事到臨頭的份上,士燮再一次找到欒書,沉重地說:“吾先君之亟戰也,有故。秦、狄、齊、楚皆強,不盡力,子孫將弱。今三強服矣,敵楚而已。唯圣人能外內無患,自非圣人,外寧必有內憂。盍釋楚以為外懼乎?”
老哥,俺們已經在中原稱霸。
現在秦、狄、齊已經跪下,對楚國是不是要悠著點?
咱們不能將所有強敵都打服咯。
要不子孫沒了敵人,是不是會懈怠啊?
欒書經過一小會的沉默,盡管覺得士燮講得非常有道理,卻還是力主跟楚國分出勝負。
這樣一來,大戰無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