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武其實能看得出來,自家那位老丈人是不想活了。
一切的緣由只因為魏琦對楚王射箭,不管射死、射傷或射空,反正就是射了。
哪怕是射空,有人看見的話,也是對君權的大不敬。
現在這么個年頭,君權其實屬于能夠欺凌,卻不能無視。
很多列國的權臣,他們哪怕再囂張和跋扈,面對君主時該飆演技還是得飆,甚至在面對同僚以及其余貴族,再怎么蔑視依然要表現出對君權的尊重。
另外,其實現在沒人能真正蔑視君權,再無能的君主都有莫大影響力,會有大批人前仆后繼的報效。
在這個王、侯、將、相“有種”的年代,對君主不敬不但是在挑戰一國之君,其實挑戰的是包括君主和貴族在內的這個階層,必然是會受到整個階層的反撲和針對。
所以,魏琦需要用自己的生命來結束“國君殺手”對魏氏的影響,免得哪天魏氏遭到滅門的滔天大禍。
為家族犧牲自己,不管是在什么年代,只要這個人對家族有足夠強的歸屬感,基本上都會義無反顧去做。
呂武理解了這一層,想救魏琦又怕變得里外不是人。
畢竟,魏琦是想用自己的死來消除魏氏的隱患。
對于魏氏來講,魏琦的情操很偉大,理想很高尚。
要是呂武阻止魏琦的犧牲?
魏琦會是感激,還是憤怒?
已經接受魏琦即將死亡事實的魏氏,會不會對呂武產生滔天的憤懣?
幾位“卿”絕對已經知道魏琦的決定。
一些貴族應該也察覺到了一些什么。
魏氏并不止有老呂家這個關系近的家族。
他們這個家族存在了那么久,怎么都該有一些朋友的吧?
去見魏琦的人不少,卻沒有任何一人試圖阻止。
與魏琦的見面,更像是一種送別。
而之前,魏琦先去見了欒書,像是得到了什么許諾?
當代貴族的復雜,展露得清清楚楚。
也許魏琦在開戰前就已經跟欒書交談過,雙方達成了什么意向?
老魏家長期在中軍服役,說明跟欒氏的關系不會太差。
只是,呂武根本沒聽過魏氏與欒氏有過什么合作。
另外,魏氏在晉國幾乎不參與各家的紛爭。
這一點跟韓氏挺像。
呂武跟潘氏的來人交接了潘黨的遺體,來到魏氏營地這邊。
潘氏來的是潘黨的家臣。
會這樣,是出征的人中并不包括潘黨的親人。
那個潘氏家臣做足了禮節,感謝呂武能夠將潘黨的遺體保持完整并清理整潔。
他給呂武奉上了一口藤條編織的箱子。
里面也不知道裝了什么,看人抱著有點重量。
呂武等潘氏的人走了再掀開一看,里面是金燦燦的一坨坨。
之所以是用“一坨坨”來形容,只因為它們是一種馬蹄的造型。
這種金屬呂武很熟悉,不就是黃金嘛!
現在不管是市面上,還是在哪里,黃金都不是作為貨幣。
事實上,目前擁有黃金的諸侯國也不多,以楚國擁有的數量最多,卻只是作為一些飾物的材料。
不大的一口箱子,疊著三十“坨”馬蹄金,一“坨”應該是半斤左右?
呂武還不知道黃金的稀缺,只是看一眼就讓小白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