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予你持節之權。”國君說著給了長魚嬌一個眼色。
長魚嬌過去拿起一桿什么玩意,走向呂武。
這是一桿有著金屬支架,又在上面劈了叉的節杖。
它看上去是全銅的結構,系著一些翎羽和動物尾巴,還懸掛了鈴鐺。
呂武接過節杖,對國君行禮,說道:“必不負君上之命!”
國君含笑又說:“若是事不可為,偃旗而走,可也。”
他說完,示意呂武可以走了。
呂武再次行禮,心想:“國君沒被掉包吧?怎么懂得收攏人心了。”
過去,國君的種種表現只有不堪。
這個絕不是詆毀,是一件又一件事情擺出來的事實。
國君的轉變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
應該是這一次南下之后?
等待呂武離開,長魚嬌說道:“君上此舉必能使魏氏歸心。”
胥童接著話題往下說道:“魏氏歸心,能得韓氏,又可得陰氏,此乃一石三鳥。”
國君沒笑。
他都不知道自己這么做到底對不對。
從國君處獲得“權宜之權”的呂武,先下令自家的騎兵進行集結,急匆匆地又趕到魏氏營地。
他過來卻是得知魏琦已經帶著老魏家的部隊出營列陣。
“相!”呂武對著魏相和魏頡展示自己剛得到的‘權杖’,發現魏顆(令狐顆)也在,沒顧得上詫異,趕緊說道:“君上……”
就是將國君的態度給講明白。
然后,又詢問魏氏有什么意見。
他必須有這么一道步驟。
要不然,沒通知魏氏,自個兒悶不吭聲直接沖進魏琦和養由基的決斗場地,魏氏會是什么反應?
“果真如此?”魏顆先是激動,隨后卻是一臉的訝異,應該也是對國君的反常感到茫然。
呂武則是更訝異地問道:“君上未遣人知會?”
好像真的沒有。
不然的話,魏氏這一家子怎么會是這樣的反應。
這樣一來,呂武就需要思考是個什么回事了。
國君給了“權杖”卻是沒有通知魏氏。
是不是能斷定,其余各家族也沒有得到通知呢?
這樣搞的話,大家怎么知道國君不在乎魏琦“國君殺手”的稱號。
事實上,國君還真能夠免去魏氏的麻煩,只要公開表示不在意就行了。
有國君的態度,列國是什么看法對魏氏的影響不會太大,晉國內部的影響則會減到最小。
正當呂武想著自己要不要持節滿大營的亂竄,再派人宣示國君的意思時,一名魏氏的家臣進來。
這名魏氏家臣通知了一個消息,講的是國君派人去找元帥,宣布是他下令魏琦對楚共王熊審射箭。
聽到這個消息,魏氏的一群人露出了大喜的表情。
他們這一刻必然會國君產生了感激之情。
魏琦要是自己對楚共王熊審射箭,無疑問就是在挑釁君權。
如果換成晉君姬壽曼下的命令,事情則就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魏顆愣了很久,回過神來看向呂武,著急地說:“武,快快出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