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的是壓根沒人是養由基的對手。
而養由基再怎么厲害也只是一個人,難以決定數千、數萬、十數萬人對戰的勝敗,他是戰將,不是統帥。
養由基有一個列國公認的外號,叫猛將殺手。
無論是多么勇猛的戰將,碰上養由基都只有一個下場,便是灑血于養由基射出的箭矢之下。
這個稱號不是養由基自己“養望”而來,是用中原列國一個又一個猛將的鮮血澆灌而成。
悲觀的晉軍看到呂武突然上場,先是感到不明所以,等待看到呂武手中持“節”,沒有恍然大悟,有的只是產生更多的疑惑。
君王賜予的“權杖”用途其實挺少,一般是給予出使的使節用來免于遭受冒犯,再來就是代表君王意志。
養由基早早就看到呂武受傷的“權杖”,要不早就對敢過來砸場子的人射箭了。
當然,他也從穿戴上認出來人是誰,多少是感到有些期待。
不是期待什么。
呂武在戰陣上殺死了潘黨。
養由基與潘黨的交情只能說一般,但好歹是相識一場,不能沒有表示。
并且他作為天下第一神射手,覺得有義務干掉晉國新晉的天下第二神箭手。
現在,他面對呂武的挑釁,思考著是先為楚共王熊審報兩箭之仇,還是先干掉晉國的天下第二。
站在巢車之上的欒書心情有點差勁。
他已經看出楚軍的嚴重疏忽,期盼致師趕緊結束,好抓住機會讓這一場戰役出現結果。
本來,魏琦對上養由基,致師應該會很快結束才對?
現在因為呂武的出現,魏琦和養由基的致師不知道還會不會進行,哪怕他們結束,還有呂武與養由基的下一場。
如果出國高層及時察覺到自己的疏忽,晉軍還怎么抓住機會呢?
欒書倒是沒想不管不顧地一舉壓上。
其余看到楚軍出現破綻的晉軍高層,一樣著急到不行,卻沒想打破規則。
并不是晉國高層的道德有多么高尚,他們該不講“禮”的時候,比誰都野蠻。
純粹是知道跟楚國的戰爭不能取巧,明白取巧獲得的勝利無法讓楚國服氣。
晉國要的是楚國承認失敗,有無法滅亡楚國這個國家的自知之明。
養由基想清楚了!
他對自己有著絕對的自信,認為無論對手是誰,只要手中有弓有箭,必然會成為最終的獲勝者。
這樣一來,敵人是誰并不重要,跟誰先打都一樣。
“我將實現承諾。”養由基一臉平靜地看著呂武……手上的‘權杖’,繼續說道:“若你死亡,此物歸于我。”
啊呀!
殺掉敵方猛將的事情干得太多了。
能殺掉敵方猛將,再繳獲“王節”的機會,也許就這么一次?
要是錯過了的話,神靈絕對不會原諒自己啊!
呂武當即看向魏琦。
魏琦當然也在看呂武。
兩人目光形成對視。
魏琦的眼眸中有擔憂,也有感激,更多的是欣慰。
事實上,魏琦也清楚自己不是養由基的對手,沒致師之前就有戰死的覺悟。
他不得不感嘆。
姬晗嫁了一位好丈夫啊!
不但短短數年內將家族發展起來,還獲得了偌大的名望。
現在,姬晗的丈夫記得我是他的長輩,不忍我戰死在疆場,甘冒奇險來保護我。
魏琦是姬姓。
現在女子稱姓而不稱氏。
也就是說,外人要是提起某個家世顯赫的女人,前綴是姓而不是氏。
要是女子嫁人,一般是以丈夫的氏來作為前綴,再加上她的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