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丈夫有謚號,則是前綴加氏和謚號,如趙莊姬例子。
魏琦腦子里有太多的情緒,一時間像是失去的語言的能力,嘴唇一直在動,就是講不出話來。
呂武的心態就更復雜了。
經過這么一件事情,老魏家還好意思對付老呂家嗎?
但凡魏氏要點臉,不但不能對付或限制老呂家,還要想著怎么報答。
一旦呂武有個三長兩短,魏氏則是要庇護老呂家至少一代人。
不這么干?
魏氏能夠崛起,也會極快地衰弱。
一切只因為沒人愿意跟這樣的家族當朋友。
呂武給了魏琦的戎右一個眼色。
戎右得到信號,跟馭手對視了一眼,下車開始挪動戰車的方位。
養由基溫和聲問道:“魏琦乃是你的長輩?”
呂武看著這位五十多歲的天下第一,看著養由基斑白的兩鬢,還有花白的胡須。
養由基也在看呂武,只不過只能看到一雙眼睛,不由說道:“可將兜摘下?”
兜就是頭盔。
呂武一直帶著頭盔,確實是有些不禮貌。
他卻是沒打算摘下來,要不就該被養由基看到自己戴著兩層頭盔,也要看到脖頸的頓項內層防護了。
“武之具裝穿戴難也,摘下恐難再復。”呂武給出了一個解釋,又說道:“將請天下第一賜教,怎敢不全力以赴。”
養由基受到的恭維太多,同時也沒少被對手尊重,臉上只是有著禮節性的微笑,沒有太特別的感觸。
呂武又說:“武聽聞‘善游者溺,善騎者墮’,養叔以為呢?”
養由基微微瞇起了眼睛。
那句話現在還沒有出現。
出自《淮南子·原道訓》,全文為“善游者溺,善騎者墮,各以其所好,反自為禍”。
養由基聽懂了呂武想要表達的意思,思索下來覺得非常有道理。
表達類似言論的人已經有了,還是出自吳國。
說不好是多久之前,有吳國人傳出一種言論。
他們說既然養由基善射,某天必然也會死于他人的箭下,并且詛咒養由基受萬箭穿心而死。
一萬支箭穿透一顆心?
箭該細到什么份上。
所以只是一種助詞,并不是事實。
養由基說道:“稚子敢言?”
小屁孩,還真什么話都敢說啊。
呂武則說:“涸轍遺鮒,旦暮成枯;人而無志,與彼何殊。”
老伯,人生沒有理想,與咸魚有什么區別?
而這時。
承載著魏琦的戰車已經遠去。
楚軍那邊出現了嘩然。
他們不明白啊!
魏氏的魏琦不是說好要跟養由基致師的嗎?怎么沒打就退場了。
晉軍這邊安靜不再。
如果說是魏琦對陣養由基,晉軍上下著實沒信心。
換成呂武就不一樣了。
從呂武出道……出戰以來,一開始的默默無名,到成名之后從未讓晉國上下感到過失望。
他們開始期待呂武再一次給予驚喜。
如果有裝逼犯……,不是,是文青在場,感慨一句“陰武不出,蒼生奈何”或是“天不生陰武,萬古如長夜”,對晉國來說可能會非常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