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么的什么毛病!
截殺完楚國使者的隊伍,一身血跡也就算了,還想來套近乎?
那個郤氏家臣看到呂武的舉動愣了愣神,還是想要過去。
呂武惡狠狠地瞪了那個家伙一眼,又讓凌過去。
在“鄢陵之戰”結束后,青和凌已經成為老呂家的家臣,算是呂武感謝他們近些年來的服務和戰戰兢兢做事。
成為陰氏家臣的凌,已經能夠跟其他家族的家臣對話。
換作之前,他一來沒資格跟貴族交談,連帶不夠身份去跟貴族的家臣交往。
呂武徹底出名了。
在“新田”尋找機會的人,一般是流浪貴族,或是想出來歷練的貴族子弟,蠻多前往投效。
經過一陣必要的選拔,主要是葛存先行考驗,覺得合適再引薦給呂武見面。
老呂家接納了二十三人,只有四人得到家臣的身份,其余會以客居的身份會一同前往“陰”地。
以前呂武當然不能這么擺譜。
現在不是情況不一樣了嗎?
有天下第一的稱號。
老呂家私軍的戰斗力得到承認。
爵位也晉升為上大夫。
盡管屢立戰功,甚至名傳列國,呂武這個上大夫的含金量卻是顯得有些不足。
跟實力無關。
其實是家族的歷史不夠悠久,缺少底蘊的同時,家族實力方面也顯得不足。
呂武比較納悶的是,爵位得到晉升,封地卻沒增加一寸。
考慮到這一次爵位得到晉升的其余貴族,他們同樣沒有獲得新封地,呂武也就沒有多想了。
關于國君本來想將“霍”地給呂武,后面因為呂武拒絕跟公子周絕交又沒給,風聲只限制在“卿”的層次。
胥童是覺得呂武還能爭取,不想泄露出去。
哪怕爭取不來,也不該將這么一個絕世猛將往對手那邊推,是吧?
單公則是屬于尷尬又心虛的那一方,還與自己的徒弟有關,自然也不會到處傳。
因為不知道,呂武跟智罃、中行偃交流,覺得這兩位“卿”的態度很奇怪,缺乏信息支撐也就沒有產生聯想。
等于說,呂武并不知道自己錯過了獲得“霍”地的機會。
他要是知道也不會感到可惜。
那個“霍”地不但比“陰”地還殘破,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環境還更加惡劣。
真的要是接手“霍”地,老呂家等于要面對赤狄的同時,與白翟也接壤。
有國君在前面頂著白翟,老呂家干么要自己頂上去?
其實最為主要的是,呂武已經接納了不少來自“霍”地的貴族投效。
他從實際上掌握了大概三分之一的“霍”地。
所以,有名份會更好,沒名份就繼續慢慢蠶食,不算多大的事。
國君不給新的封地,呂武一直在默默為晉國做貢獻來著。
可不是什么地圖開疆。
他納賦出征的這兩年,老呂家一直持續在向北擴張,已經開拓到狐氏邊上。
說起這個狐氏,收到匯報的呂武一開始其實是懵逼的。
他都不知道“呂梁山”附近還有晉國的貴族,等宋彬寫來書信告知,老呂家的開荒隊一直朝北,撞上了一家自稱是晉人的貴族,才知道有這么一回事。
經過打聽,他搞明白什么個情況。
說狐氏是晉國的貴族,對也錯誤。
他們是唐叔虞的后代淪落于狄族的枝屬,始于狐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