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他們還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會顯得很過份。
只是無論從社會等級,還是各項技術的掌握,樓煩人絕對高級不到哪去。
現在為呂武駕車的人換成了倬,青已經榮譽退休了。
這件事情呂武早就拿定主意。
起因是青沒有得到呂武的允許,作戰對象潘黨喊暫停,真的就給暫停了。
只是,呂武沒講這事,說法是青的服務應該得到回報。
他要是如實講出為什么不讓青再當自己的馭手。
青肯定會自殺的。
而這,并不是呂武所愿意看到的結果。
樓煩人在喧鬧。
不是要搞事。
他們看到了護衛呂武過來的部隊,臉上滿滿都是羨慕,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
要是能夠聽得懂樓煩話,他們在品頭論足的是老呂家士兵的裝備。
呂武看到了幾張熟面孔,再看他們一副凄凄慘慘的模樣,對呂陽說道:“若是事成,此些人等皆是我家功臣。”
小朋友腦子里列出一排問號。
他不理解那些束發,卻是一個個看著像乞丐的人,算是什么功臣。
那些像是乞丐的人,他們出發之前隊伍中有六十六人,回來時卻只剩下二十三,有四十三倒在了路途之中。
呂武問清楚帶回了多少馬匹,檢查了一番。
這一次帶回來的馬數量超過四百。
其中公馬五十八,剩下的全是母馬。
呂武不懂相馬,卻能分辨出跟中原馬不一樣。
他再一次過問了每一個人的名字,并且教導呂陽向他們致謝。
明明是一群經歷九死一生的人,只是因為呂陽的道謝,一個個激動得熱淚盈眶,一再發誓必定效忠陰氏,至死不渝。
不是一出生就擁有一切的呂武太明白這群人的不容易了,不但之前的許諾也會一一兌現,還會進行額外的獎賞。
不用賞賜,只因為所獲得的,都是他們所應得的。
沒有活著回來的人,親人也會得到呂武的獎勵,他們的子嗣會有一份屬于自己的前途。
呂武也接見了樓煩人的代表。
那是一個約四十來歲的人,面相什么的不論,長得比較矮。
經過翻譯,呂武才知道這個中年人是一個部落的首領,帶來了自己部落的所有人,只是絕大部分滯留在邊境線。
這個人口只有四百來人的部落,他們是來投靠老呂家的。
呂武麾下并不缺養馬人,缺的是對草原那邊熟悉的人。
至于這個部落是不是誠心來投靠?
幾百人而已,能撲騰出多大的水花?
根本不用有過多的糾結。
北方貴族經常有北方的部落想要投靠,只是絕大多數貴族壓根不樂意接納。
現在這個年代,過于遙遠的地方不論,東方還有超過諸夏的文明嗎?
尤其是諸夏現在壓根就不缺乏武力,真要搞事,還不知道是誰搞誰。
“阿大,等你成為一個小伙子……,或許也不用?”呂武沉吟了一小會,繼續說道:“打開獲取蒙古馬的渠道。最多再過五六年,咱們家就能成規模地發展騎兵了。”
小朋友腦子里再次出現一排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