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孫豹轉念一想,只要將國君的母親伺候舒服了,一時的遭難,好像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另外,出了這么大的事情,肯定是要有人背鍋。
誰讓叔孫氏倒霉地留守國內呢?
那就倒霉一次好了。
商量出對策,季孫行父總算是心情輕松了一些。
“陰武……子將如何處置莒國?”叔孫豹有些拿捏不準。
主要是呂武太年輕了,給人的主觀印象就是,可能會因為自身情緒的關系,做事不會有太多的顧忌,怕的就是率性而為。
季孫行父心想:“之前都干么去了?現在才考慮到這個!”
事情很急。
不但關乎到魯國,還牽扯到齊國與莒國。
甚至周邊的一些國家同樣會被卷進來。
一旦再有一個國家被卷進來?
哪怕那個國家再小,就該是引起廣泛的國際效應了!
現在,季孫行父又不能急切地去找呂武。
不是再講什么“兵對兵,將對將”的魯國制度。
純粹是,他們需要先搞懂呂武有什么述求,再對癥下藥。
不然的話,去找了非但難以辦成什么事,甚至可能讓本來就惡化的關系再近一步加劇。
因此,事情暫時也就只能這樣了。
季孫行父覺得現在應該做的是糾纏住齊國的晏弱與田湣。
只要不讓晏弱與田湣搞事,用任何的手段都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作為“禮樂之國”的魯國,高層也不全是吃閑飯的。
事實上,他們真的秉持“禮樂之國”的逼格,就不應該生出吞占莒國的想法,并且還真的去做了。
以后要是有魯國人動輒念叨“禮崩樂壞”,是連自己的母國也給罵了進去。
在接下來的幾天,呂武發現自己變得有些清閑。
不過,他很快又忙碌了起來。
不是魯國和齊國,或是莒國又怎么了。
智朔帶兵干脆利落地驅離了對峙的齊軍和魯軍,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魯國和齊國再一次看到了屬于晉國的霸道。
#送888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這種霸道是晉軍全員著甲,以絕對鼎盛的軍容入場,再蠻橫地連通知都沒有,一副不跑就直接干的架勢。
我了個尼瑪咧!?
全員著甲有木有!
還特么全是鐵甲啊!!!
關于鐵甲,經過“夷之戰”與“鄢陵之戰”,誰還瞧不起呢?
那個發生在許國都城的“夷之戰”,或許因為許國太弱小,聽到消息的國家或家族不多。
晉國跟楚國在“鄢陵”發生曠世之戰,注定會影響到東方世界的格局,哪怕沒有主動去打聽,多多少少也會耳聞到一些。
一旦知道“鄢陵之戰”,有點智慧的國家高層,怎么都該盡力打聽消息了吧?
關于陰氏鐵甲的防御力是何等的強,一定是有所耳聞的!
所以,除非是腦子愚鈍到不行。
否則,怎么都該知道即將迎來金屬的改革時代。
一支差不多全員身穿鐵甲的士兵出現,不費任何吹灰之力趕走了對峙的魯君與齊軍。
里面固然有軍隊屬于霸主國的因素,卻也不能無視那是一支豪華到過份的軍隊。
某種程度來講,不正是因為來自霸主國,軍隊才有那等的威風嗎?
位處周邊的薛國最先反應過來。
他們琢磨著,不麻溜地趕緊去請見,還等什么時候?
另外,陰氏的家主不是過來了嗎?
談買賣去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