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既然重新扛起了趙氏的大旗?
他自己不找死的話,有那么一天肯定會重新為“卿”的。
而那一點,有韓厥積極操作之下,變得毫無疑問。
韓厥不倒。
趙氏必興。
是很多人的一種共識。
曾經的先氏、胥氏、賈氏、箕氏其實也都有過重得卿位的機會,只是他們遭到了趙氏強有力的阻擊,又有郤氏和荀氏崛起得太快,屢屢被重新打壓了下去,直至完全沒有再成為卿位家族的可能性。
期間還有賈氏和臾氏的攪和。
那一段時間,新的利益既得者很是有一股眾志成城的架勢,只是有些家族長盛不衰,有些家族躥起來又不知道被踹到哪去了。
了解過晉國歷史的呂武。
他查到一些家族從什么都不是,直接獲得了一個卿位,里面充滿了各種驚人的曲折。
盡管不簡單,卻說明有過先例。
有些家族抓住機會獲得卿位,一抓住就沒有再放手。
是那些前輩給了呂武信心。
獲得卿位的家族,他們無外乎就是手腕高超一些,結交了足夠靠譜的盟友。
再來,他們本身的實力也夠強。
這個就是為什么呂武需要跟魏氏捆綁,一方面又交好智氏的原因。
至于家族實力什么的?
老呂家現在不能說多強。
關鍵在于,呂武只是花了八年不到的時間,讓老呂家有了現在的實力。
他才二十二歲,不出意外怎么都還有個四五十年能活吧?
不談太久的以后。
再給他五年時間,發展規劃沒有被打斷的話,實力怎么都要再翻上一番。
尤其現在的晉國是最適合新家族崛起的階段,一旦過錯這個時間節點,還是老實巴交地找根大腿抱著不放手,甚至是融合進去,千萬別再瞎折騰了。
別問呂武為什么知道。
一切只因為晉國內亂就在眼前!
經過內亂之后,晉國內部的權力結構怎么都會平穩上幾十年。
那是新的利益既得者與老牌利益既得者形成某種平衡。
他們絕不愿意再看到新的內亂爆發,也不想看到局面有發生變動的可能,必然是發現威脅就合力撲滅。
等到哪一天他們都吃飽喝足,基本上也到了新一輪洗牌的時候。
呂武的判斷就是這樣。
他依稀也記得晉國就是在晉悼公時期,國內的中小貴族幾乎遭到全滅的。
“武,可還有余事未了?”智朔就好像是在問身后事。
聽得呂武覺得怪怪的。
他們出使的任務在國內送來新的消息時,圓滿的結束了。
新的消息顯示,國君在后路有被楚軍截斷的危險下,選擇了倉促的撤軍。
一樣是晉軍殿后,列國的部隊先撤。
以楚國為首的聯軍并沒有追擊,他們停在了鄭國境內,并且沒有過份的靠近晉國。
盡管晉國這邊不甘心,南下的國君和欒書、郤锜、中行偃還是承認這次出兵的失敗。
只是,晉國好像也沒有損失什么,甚至還因為戰勝鄭軍又小賺了一筆。
晉、齊、宋、衛、魯、曹、邾聯軍全線后撤,等于說不用擔心魯君黑肱和齊君呂環知道國內發生什么事情,帶著部隊直接跑路。
這樣一來,呂武很簡單的就躺贏了。
不管是怎么贏的,反正贏了就行。
直接帶來的好處就是,呂武晉升為上大夫的基礎被夯實,交上了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