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啥?
就憑你姓姬嗎???
什么時候改名叫霸???
呂武繼續渾身亂顫,就是不轉身面對智朔的那份真誠。
另一邊。
隨著越來越多的攻城一方士兵上了城墻,欒氏守軍被趕了下去。
其余三面的消息也一再傳過來。
有多種攻城器械的幫助下,北邊以及南面也攻上了城墻,祁奚和魏顆保證馬上就占領城墻段,詢問下一步怎么做。
獨獨是東面城墻一樣有多種攻城器械,卻是一時半會戰況陷入僵持。
原因就在于欒武將為數不多的精銳放在東面。
欒氏守軍的這些精銳,其實就是配置了來自老呂家甲胄的部隊。
呂武心想:“欒武想從東面進行突圍?”
只有這樣才能解釋欒武為什么不放在受威脅程度最大的西面。
而西面城墻,是呂武主持進攻,也是最先攻上去的位置。
現在關鍵的問題是,“長子”外面被圍了一圈又一圈,欒武單靠五百左右的精銳,怎么突圍啊?
呂武沒理會一直猶豫不決的智朔,稍微傾斜身軀面朝下方,喊道:“傳令放開東面,使欒武突圍。”
想走可以。
就是別想著帶太多的人走。
呂武需要有人逃亡到欒氏的其余地方,傳播屬于陰氏帶來的恐懼。
這個也是為將者的一種基本操作。
故意放跑部分敵方潰兵,去傳播己方的強大,打擊其余區域守軍的士氣。
智朔呆了呆,心想:“還有這種操作?”
而這個,后世但凡是讀一些史書,又或是經常看一些歷史正劇,多多少少是會看到的。
就看能不能去實際運用而已。
很多人都學會或懂了一些知識,卻沒有無法將知識進行實際運用。
呂武并不屬于以上類型。
他見智朔呆住,索性也就暫時不管,再下達了一連串的命令。
包括攻下“長子”之后,安排哪些部隊進城,對敵軍和城內平民的處置。
另外就是己方的哪些部隊該追著欒武,又有哪些部隊可以散出去攻城略地。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智朔安靜地聽完呂武的布置,覺得學到了很多,再次提到剛才的話題。
呂武就只是靜靜地看著智朔。
有要求。
付出呢?
少年啊,四海之內皆爹娘,是一種不健康的思想。
“想必武自知食邑不可多也。唯有口眾令武動心?”智朔就看到呂武挑了挑眉頭,一下子增加了無比的信心,繼續往下說道:“武缺糧,除‘隨’地,可再添加‘苦成’,口眾不低于十萬。可否?”
看樣子,“苦成”的農耕狀況十分優良?
只是,“苦成”不是范氏的菜嗎?
這一點,智朔不愧是智罃的兒子,深得真傳啊!
呂武非常矯情地說道:“武別無所求,唯希冀兩家守望相助,世代友好。”
智朔卻是虎軀一震,想道:“這個要求好過分啊!”
為什么?
關鍵詞在于“世代”這兩個字。
智朔的理解是,呂武要陰氏……又或者說他這一支林姓,成為晉國的釘子戶,老智家要幫忙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