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是,韓厥的上軍佐還要不要干啦!?
好歹是上軍佐,從心的避禍就算了,國家事務也一點都不參與?
是個“卿”該有的擔當嗎?!
道理是這樣的道理,絕對沒錯!
韓厥真的什么都不想管,倒是卸任一切職務啊!!!
手握權柄,卻沒有半點擔當?
智罃深深地覺得韓厥這個人很無恥。
是比一臉貪婪想分食欒氏和郤氏的眾人更加無恥。
畢竟,貪婪的家伙,他們至少在干活。
解決欒氏和郤氏在當前對晉國有利,是一件不爭的事實。
高風亮節的家伙,卻是一點屁事沒干。
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占著茅坑不拉屎。
又或者,完全不作為的清官遠比能做事的貪官更沒用。
智罃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怨念?
只因為,他發現自己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局面!
國內需要用最短的時間恢復平靜。
然而,智氏被擋在了“溫”地,范氏被“蘇”和“駒”攔住。
“叔父!”中行偃過來時,有著滿臉笑容,說道:“陰武已取‘長子’。”
看來,中行偃還是很清楚自己面臨的局勢,一聲“叔父”喊得很是情真意切。
智罃沒有太大的反應,問道:“可曾匯報往何處去?”
事實上,分配給呂武需要攻伐的地盤也就那些。
等于說,呂武已經完成了屬于自己的任務。
中行偃愣了愣,遲疑道:“將往何處去?”
智罃想了想,決定給呂武多加一點擔子,一邊寫文書,一邊說道:“欒氏之‘原’、‘周陽’、‘熒庭’,郤氏之‘苦成’,尚未攻取。”
中行偃腦子里出現地圖,納悶地發現這些地方的距離都有些遠。
真的要讓呂武率軍去攻取,差不多就是繞了晉國一大圈。
中行偃吶吶地問道:“如此,陰武之功為最。”
智罃有什么辦法?
誰讓只有呂武這一路進展最快,其余兩路都被擋住。
智罃寫完了文書,抬頭看著中行偃,問道:“你可愿去‘韓’求見上軍佐?”
中行偃臉色大變。
晉國現在的局面是晉厲公和欒書搞出來的。
中行偃也在其中扮演不光彩的角色。
他去見韓厥?
倒不是擔憂被韓厥一劍捅死。
關鍵是很沒面子。
再則,也等于荀氏(含智氏和中行氏)向韓氏低頭。
中行偃臉色不好看,語氣卻堅決,說道:“如叔父有意,偃愿往。”
智罃無視了中行偃難看的臉色,意味深長地說:“國中上下皆久視上軍佐啊!”
繼續躲?
那就是韓厥坐實沒擔當的惡名。
出來?
有鍋一起背,有雷一起躺下來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