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半點牽強的地方。
就是有些理所當然了。
姻親是一種很虛的玩意,認可的時候能很親密,不當回事也行。
對于貴族來說,利益的相結合才是最為可取的。
只因為利益結合,翻起臉來誰都不用感到不好意思。
呂武的正妻是贏?,滕則有來自韓氏、魏氏和邯鄲趙的女人。
能寫進族譜中的女人,只有妻子,滕是沒資格的。
另外一點,滕生的孩子,母親只有贏?。
后面那一點對滕最為致命,等于他們除了呂武之外,連自己的子嗣都無法依靠。
韓厥還是沒有正面回答呂武的提問。
這樣一來,呂武就不能再問了。
再問,就是特別不客氣,會影響陰氏與韓氏之間的感情。
呂武問了其它的問題,道:“韓伯為趙武謀取卿位,決心多大?”
韓厥鏗鏘有力地說道:“勢在必得!”
還是那個說法。
晉國目前正處在風云際會的階段,錯過這個機會,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
那么,對卿位勢在必得的家族就是三個,陰氏、魏氏和趙氏。
呂武的功勞足夠,實力也不弱,底牌是先抱住了國君的大腿。
魏氏那邊幾代人累積功勞和人脈,實力方面早就達標了。
趙武除了出身之外,沒有功勞,家族實力偏弱。
關鍵是韓厥已經打算硬頂著讓趙武上位!
一旦韓厥成為元戎,有極大的可能性成功讓趙武獲得一個卿位。
說有可能,只因為韓氏在實力上弱于范氏,智氏、中行氏和荀氏的聯合。
實際上,陰氏在這一場動亂中獲利甚多,僅從紙面數據來看,韓氏都有些不如陰氏了。
最為直觀的就是,呂武現在單靠自己就能拉出至少四個‘師’,卯足勁絕對超過一個軍團的兵力。
而那些士兵絕不是什么新兵,因為他們原本屬于郤氏或欒氏。
呂武來一趟老韓家,帶著滿滿需要思考的事情回去。
他實際上應該回封地,只是再次出任“閽衛”一職,國君也沒有正式登基,屬于絕對走不開。
這么搞,他就需要待在“新田”遙控安置接收了的郤氏和欒氏那些人。
幸好老呂家的家臣早就被鍛煉出來。
安置方面正在有序進行,哪怕出現問題也只是小麻煩。
“我都沒找到機會替郤溱說話……”呂武邁步在走廊,要過去繼續給國君安全感。
郤氏別出的呂氏,則是能夠在后面進行操作。
能夠那么平穩地接收郤氏的那些人,是建立在郤至的遺命上面。
不得不說的是,郤氏的人對能夠并入陰氏也感到幸運。
畢竟,郤氏遭到圍攻,注定是要被瓜分的。
呂武有郤至的遺命,理所當然會讓郤氏的那些人更安心一些。
在這一場動蕩中,呂武仔細地挑挑揀揀,接收了來自郤氏的五千名“徒”,亦兵亦農的“羨”兩萬七千余,其余男女數量超過八萬。
其余物資方面,呂武只看重糧食,財貨之類比較慷慨地對麾下的公族和中小貴族,進行高比例的分配。
呂武其實能獲得更多的“徒”。
只是他很有逼數,知道不是接收的數量越多越好。
這個“徒”就是“士”的階層,也就是武士。
而“士”是有自己恒產的階級。
接納“士”不但要分配土地,連帶住所、奴隸和一應生活物資,都是需要進行安排的。
如果呂武貪婪一些,像智氏和范氏那么干,起碼能獲得二十萬以上的人口。
關鍵是呂武怕一次性增加那么多人口會消化不良,再來是需要運營人設。
他再一次見到國君,看到的是國君正趴在案幾書寫著什么。
回家時,他也接到匯報,知道智罃和士匄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