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邊不是功勞?
誰都不會答應的!
國君看到呂武還在怔怔出神,重復問了一遍。
呂武轉頭看向國君,回憶了一下才回過神來,遲疑問道:“臣可回封地?”
你確定?
不需要俺的保護啦?
關于國君分配飛地這一點。
呂武怪不到國君頭上。
僅看地盤都是哪一塊,他甚至要對國君感恩戴德。
一切只因為“原”地和“溫”地的農耕環境十分優異,并且還基本上開發完善。
所以,不能因為“原”地和“溫”地不跟“陰”地、“呂”地、“霍”接壤,就覺得國君是在玩弄什么手段。
相反,不知道有多少人嫉妒呂武能夠拿到“原”地和“溫”地,認為國君是在特別照顧陰氏。
正是出于這一點,盡管呂武非常想回去“陰”地,甚至想去“原”地和“溫”地實際看一看。
他卻不能馬上歡喜地告辭,要表現出對國君的看護。
“無妨。”國君笑了笑,繼續說道:“尚有一‘旅’陰氏之士。”
人可以走啊。
兵留下!
呂武遲疑了一下下,說道:“如此,一‘旅’之權交付君上。”
不是要送士兵。
只是將暫時的指揮權交出去。
他頓了頓,又想了想,說道:“君上可募‘士’,臣贈重甲百套,常‘甲’盡可供也。”
沒安全感是吧?
招募自己的士兵唄。
裝備啥的,俺包了!
夠不夠意思?
感不感動?
國君苦笑出聲。
他就是不好意思明說,兜里沒錢,怎么招募士兵啊!
至于說讓呂武送士兵什么的。
呂武真的敢送,國君未必敢要。
一來是,不出于自己的手來調教信不過。
再來還有,沒有這樣的例子。
呂武其實是鼓勵國君去盤削公族。
能不能領會。
有些話不能說得太清楚。
其他人麾下的公族怎么樣,呂武不清楚。
他只知道自己很“公正”,導致麾下效力的貴族都肥了一波,其中就包括那些公族。
智罃和士匄已經提醒過,壓制公族是晉國貴族的老傳統,以前呂武不知道就算了,以后絕對不能再讓公族得利。
呂武當然是虛心受教啦。
這一次,他暗示國君能找公族幫忙,一方面是想看一看公族對國君的態度,再來就是真的好心建議。
無論公族是不是跟國君一條心,都會讓國君以及其余貴族看清楚公族是個什么貨色。
要是公族盡心盡力?
國君就該知道能夠倚重。
其余貴族對公族的打壓,則會變得更加猛烈。
如果公族不響應號召?
國君也就知道不能倚重公族。
其余貴族對公族的打壓依就不會停。
反正無論怎么樣,呂武都不會虧。
國君看著呂武離去的背影,想道:“尋公族求‘士’嗎?或許是個好主意。”
他的的確確是想要看一看公族會怎么對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