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人用獵弓射出去的箭矢,箭鏃要么是綁上尖銳的骨頭或石頭,要不就直接是削尖的箭桿。
不能說這樣的箭鏃沒用。
只是獵弓的張力也就那樣,射遠了箭矢就會輕飄飄,射中人只會導致受傷,無法造成致命的效果。
保護魏氏兩個“師”側翼的陰氏和范氏各一個“師”,對上那么些“蒼蠅”很煩。
晉軍這邊當然有弓箭手,不過他們并不處在戰陣的前方,視野被己方的同袍擋住,辦不到精確的將“蒼蠅”拍死。
如果是進行覆蓋式的射箭?
老實說,會顯得很浪費。
看就看戰場指揮有沒有那個心思做出安排,將一部分弓箭手調到前方來應對外圍的那些“蒼蠅”了。
呂武還在掃視戰場。
他其實有些不明白魏琦怎么沒動用弓箭手。
魏琦打從一開始就沒讓弓箭手射箭。
齊軍那邊肯定也有弓箭手,一樣從頭到尾就沒什么存在感。
是忘記了?
還是時機不對?
“將主欲出戰?”士魴已經發現呂武的蠢蠢欲動。
呂武說道:“營寨由下軍佐負責,武放心。”
他說完喊下方的人降落巢車的車斗。
而在之前,他已經讓能騎馬的士兵進行集結,同時調配了一定數量的戰車部隊。
因為是要進行奔襲,步兵就沒打算帶了。
陰氏培養騎兵已經是三四年的事情,是培養出了不少善于騎馬的人。
并且,呂武每一次出征都要攜帶大量的馬匹,壓根就不缺馬。
在這兩年中,陰氏跟北方游牧部落的貿易就沒斷過,陸陸續續一直在增加“蒙古馬”的數量。
當然,現在肯定是不叫“蒙古馬”的,該稱作草原馬才對。
呂武現在能調動的騎手約有兩千人,再加上百來乘的戰車,突擊空蕩蕩的齊軍營寨,完全是足夠了。
他見士魴一臉急切地想說什么,搶先說道:“武前去問候齊君。”
士魴就知道呂武要搞大動作,一聽是要突襲齊君呂環所在的營地,還是愣在當場。
他想道:“這場戰爭,怎么越來越令人看不懂了呢?”
先是他們進入齊國南疆搞無人區。
到了預設戰場之后,齊國干出集結超多黎庶到戰場的事情。
現在,齊國的黎庶加入到戰爭中來。
然后,身為晉軍的主將,要來一場以針對齊君呂環為目標的突襲?
重新上了巢車的士魴,臉上還是一臉的沉思。
而呂武已經會合近兩千騎手和近百乘的戰車,沒打算直接從營盤正面出營。
他命令輔兵將營寨的欄柵給拔除,再命趙武等他們出擊之后,帶兵看好這個缺口。
至于出兵路線上的帳篷之類?
現在該是管這么多的時間嗎?
當然是直接踏過去啊!
轟鳴的馬蹄聲響徹!
沒有戰馬能負擔起身穿三套甲的呂武。
他只能委屈巴巴地乘坐戰車。
稱出戰的人員為騎手,還不是因為他們沒達到呂武對騎兵要求的標準。
近兩千騎手呼嘯而出。
他們得到的命令是,筆直向著齊君呂環的“王旗”所在位置前進,路上無論碰上什么,反正就是摧毀再摧毀。
呂武搞出馬鞍、馬鐙了嗎?
這就完全是廢話了。
現在諸夏一點都不怵游牧民族。
呂武還打算在有生之年玩一玩將整個草原變成自家領地的事業,并不擔憂搞出馬鞍和馬鐙會造成什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