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操作這么一件事情的前提是,解朔不能一塊回去。
他們來到衛國的邊境線,前來迎接的依然是衛國執政孫林父。
晉國跟齊國的戰爭,出現結果是一個月之前的事情了。
要是有心的話,想知道晉國討伐齊國的結果并不難。
孫林父用很高的規格來迎接呂武、魏琦、士魴和解朔,同時招待了晉軍中的全部貴族。
衛國當然會關注晉國攻打齊國的戰事過程。
先前就有晉軍一再押解俘虜來到衛國。
來自齊國的俘虜是一批接著一批,先讓衛國君臣無比羨慕,后來變成了驚恐。
尼瑪!(一種問候)
前前后后送來衛國的齊人,少說有個十來萬。
聽說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齊國到底是哪根筋不對才去招惹晉國?
而這一次晉國下手著實是太狠啦!
不但俘虜那么多齊國的黎庶,還一個車隊又一個車隊地運送戰利品來到衛國。
如果不是衛國實力過于弱小,他們都怕控制不住自己的貪念,想要進行截胡了。
當然,衛國不敢,并且舉國貴族要求衛君衛衎千萬不要再瞎胡鬧。
參與秦楚蜀地會盟的事,只要衛君衛衎敢去,就不用再回來啦!
他們是在三天前才得到確切的消息。
當然,衛國只是知道齊國敗了,更詳細的情況需要后面再去打探。
他們不但知道齊國慘敗,還聽說魯國一個“軍”被齊國全殲的事情。
衛國和魯國比鄰,比較清楚魯國有多少份量。
包括孫林父在內的所有衛國君臣比較迷的是,魯國的叔孫僑如到底是怎么個統兵作戰的方式,才能在齊國被晉國教訓到半身不遂的情況下,還能用一萬多打八千被全殲的。
他們也看到了隨同回國晉軍的兩個齊國“軍”。
關于這件事情根本就不用打聽,更不用死腦細胞去多想。
齊國戰敗,呂武要求兩個齊國“軍”聽候調遣,是很常規的操作啊。
那么,接下來魯國和衛國少不了需要跟陰氏以及齊國打交道。
畢竟,有兩個齊國的“軍”被呂武給帶走,那些齊國將士的吃喝用度,是需要齊國來進行負擔的。
到時候哪怕魯國跟齊國開打。
魯國不想呂武統兵來討伐,千萬不能去動供應那兩個齊國“軍”的后勤線。
孫林父還是很樂意跟呂武打交道的。
他一直想找呂武私下聊聊,只是沒有找到機會。
什么?
負責衛國邦交的是解氏?
對啊。
沒錯。
然后呢?
孫林父才不傻,很清楚解氏除非是得到范氏、智氏或陰氏其中一家的支持,要不然解朔壓根就別想保住卿位。
至于范氏、智氏和陰氏會不會支持解氏?
話說,解氏有什么能讓三家心動的交換資本嗎?
韓氏、魏氏又怎么看待解氏之類。
很顯而易見的。
孫林父詭異地發現解朔的精氣神很不對勁,出于好奇也就問了一嘴。
解朔滿臉的抑郁,低沉聲說道:“今后,請執政多多照顧。”
孫林父:“……”
這……,話是不是說反了?
你好歹是晉國的“卿”來著。
哪怕隨時會完蛋。
說到照顧,也是你照顧俺吧?
然而,解朔以為自己被放逐,很想嚎嗓子:嗚嗚嗚!!!回不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