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國比唐國更慘是,隨國從上到下除了國號之外,一切都是楚國的。
通透的來講,楚國已經滅掉了隨國,開始顧著吃相之后,保留了隨國的國號。
然而,隨國已經是名存實亡的現狀。
別問呂武為什么會知道那些。
問就是晉國被“蜀地會盟”搞得無比火大,賣力地收集相關的情報。
國君與在“新田”的諸“卿”一陣合計,覺得跟楚國打是五五開的局面,不敢現在去招惹楚國,打算將參與蜀地會盟的其余列國,一個個拉清單算賬。
呂武聽到消息的時候錯愕了。
夭壽!
晉國竟然開始慫啦?
那么,作為諸“卿”之一的呂武是不是該收著點,不要老是想著懟天懟地對空氣?
好像也不對啊!
呂武應該考慮的是讓晉國重新振作起來,要不這個“卿”當得也太沒滋沒味了。
花了半個月的時間。
呂武重新來到“新田”,氣都沒功夫喘一口,直接到宮城求見國君。
等他見著國君,發現其余的“卿”竟然全在,其中包括解朔。
“陰卿來矣?”國君看似有些抱怨。
有點身份和地位,誰不想長期待在“新田”這個國都呀?
真沒見過成為“卿”之后,還老想著回去封地的人。
不待在“新田”很難獲得第一手的消息。
有些事情發生了,不能第一時間做出反應,極可能會出大事的。
國君的抱怨,很大一部分是覺得呂武不爭氣,再來就是呂武不在,會導致國君莫名的心虛。
造成國君心虛的原因有點小復雜。
元戎智罃這人盡管控制貪欲,更多的時候壓根就控制不住,顯得有些貪婪過了頭。
智罃要是只光貪婪也就算了。
他在弒君風波漸漸過去之后,不再像開始之初會給國君面子,展露出一個晉國元戎該有的崢嶸,可勁地壓制國君,擠壓屬于國君的權力。
國君很指望中軍佐韓厥能幫一把。
然而,韓厥又發揮了自己的特長,碰上事了的第一選擇是退縮,只有感覺會對晉國造成極大負面影響,才會有限度的硬一下。
其余卿?
指望他們別打壓國君就算不錯了。
怎么可能指望他們幫國君頂住來自智罃的壓力。
國君為什么覺得呂武會站在自己這一邊?
估計是因為呂武在國君微末之時給了不少幫助。
有那份香火情的同時,國君回晉國也是由呂武全程護送。
這里國君應該是有選擇性地忘記一件事實。
提議他回國即位的是智罃。
擔任正使進行護送歸國的是智朔。
呂武只是個打醬油的小配角,真的不是“主角”啊!
七位“卿”看著風塵仆仆而來的呂武,有馬上釋放善意的人,也有面無表情的人,更有皺眉不爽的人。
呂武直接無視了他們的各種態度,先對國君行禮,再去坐到自己的位置。
“元戎決意攻秦、伐衛。”士魴低聲進行提醒。
呂武給了個笑臉,表示感謝。
剛才講話的智罃被呂武進來所打斷,重新醞釀了一下,繼續之前的話題。
解朔只知道智罃又重頭開始講,不由羨慕呂武的份量。
話說,那也真的是呂武有足夠的份量,要不智罃大可以不用重頭,接上之前的“進度”繼續講。
國君心中想道:“智罃是忌憚陰武,還是賣力拉攏呢?”
其余的“卿”心中也有想法。
智罃花了點時間將為什么要攻打秦國和討伐衛國的理由講完,示意誰有什么意見可以提了。
場面卻是安靜了下來。